修道的方法有很多,如祈禳、存思、养性、内丹、外丹等等。但无论用哪一种方法修道,无非是求“清静无为“、“离境坐忘“,都需要安静,不受外界干扰。大部分道教徒为了避开嘈杂的城市,纷纷跑到深山老林中去修道。所以虽然城市中也有道观,但大部分道观也同佛寺一样位于安静、空旷、风景优美的山林之中,与世俗繁华隔绝,极力营造出道教中的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的境界。修道者在这样的环境清修,返璞归真,清心寡欲,加之所食纯为绿色食品,时间长了,自然集天地灵气于自身,成就仙风道骨,益寿延年。同时优美的环境对于寻访名道的病人而言也大有裨益。山上空气清新,住所幽静,正适合病人静养。听风声鸟鸣,看日升日落,参拜神仙,观摩法术,心病一除,身体自然恢复健康。
道教的宫观分为两种一是子孙庙,二是丛林庙。
子孙庙由师徒之间代代相传,庙产可以继承,有专属的门派。其他门派的道友可以暂时居住,且不能插手庙务。一般新出家的弟子都在子孙庙。
丛林庙不允许收徒,庙产不能继承,属于天下所有道众共同所有。丛林庙一般不分门派,凡是道教的法裔弟子赤脚、民间道士除外都有权利居住和管理庙务。丛林庙的道长一般由常住在庙里的道人选举产生。凡是可以居住在里面的道人,都有权被选举为道观负责人,亦称为道长,道长没年龄和出家时间限制。长期在丛林庙居住的道人叫常住道人,一般都安排有职务,为其他道人服务。丛林庙分工明确,俗称“三都五主十八头“,分管讲经、化缘、安全、斋醮、人员安置、自养、做饭等等事宜。一般新出家的弟子先在子孙庙学习这些知识,三年后得到冠巾,经师父允许后,才可以去丛林庙挂单居住,深入学习,学习后,再归来。
道教的门派不是以出家在哪个庙决定的。而是由度师的法裔决定的,度师根据派系授予派名。而后,无论去哪里,都是这个派,也可以住子孙庙,也可以住丛林庙。新出家人所居住的庙一般就是自己度师的庙,但也是不是绝对的。有了度师以后,遇到更好的道士,可以再拜“先生“,法裔就不需要改了。黄帝学道,曾拜了七十二个“先生“。度师只有一个,但先生可以越多越好。因为表示你勤奋、好学。
在与垂钓者聊到白胡子老人的时候。他说
我大爷虽然学道修道几十年,但他并没有明确的师傅,他与丛林庙的那位道长既是主仆关系,也算是师徒关系。由于他云游的地方多,结识的道友多,再加上他与古代传说中的“神仙”同名同姓,当然他也成为很多人想要结识和结缘的知名道人。
现在我大爷年龄大了,也不象以前那样到处云游了。他现在住在在一个叫“修仙别苑”的地方。这个修仙别苑是一位房地产商专门给年长的修道人建的。
十多年前,我大爷做火车到南方一个地方云游的时候,被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盯上了,下了火车走出车站之后,这两个人把我大爷请到了一个别墅山庄,这两个人并没有什么恶意,只是请我大爷去救治一位病人,这个病人当时年龄在五十岁左右,已经患病两年,找过很多名医和专家也没有医好他的病,毎天处在生不如死的痛苦之中。不知他听谁说我大爷是当代的活神仙董奉,就想方设法打听到了我大爷的行踪。当我大爷见到这个病人时,他看了看病人的脸色,给他号了号脉,又问了他的生辰八字,经过掐算,我大爷认为他还有的治,就让他的手下把他送到了离他家最近的一个道观,这个道观位于一个海拔600多米的高山上,道观周围林木茂密,空气清新,环境幽雅,是休心静养的好地方。房地产商来到山上后,服用了我大爷在山上釆煎的几付草药,身体慢慢得己恢复,在道观里,我大爷从道教的角度向他讲述了很多为人之道,并送给了他一本据说是太上老君传承下来的《太上感应篇〉,让他仔细品读,从这本书中,他不仅感悟到自己为啥患了这种连名医和专家都治不好的病,还领悟到了正确的经营和管理之道。看懂了,想明白了,他的心情豁然开朗,身上的痛苦也一天天减轻,情绪和精神状态也一天天见好!
我在日本打工的三年
我在日本打工的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