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回来的下人都是无家可归的外地人,看看反抗不了顾小三的暴力,也就只能逆来顺受,乖乖的去干活了。
有两个年轻女子甚至向顾小三飞了几下媚眼,可惜这个年龄的顾小三还不解风情,媚眼也是浪费了。她俩忙着飞媚眼手脚难免有些慢,反倒挨顾小三骂了几句。
蒋兰拉着杨淩悄声道:“木头,小三是不是有些过分了啊?人家给咱干活,咱得对人家好。”
杨淩指点迷津:“娘您想对他们好,可以加工钱,或者给他们吃点儿好的,穿点儿好的。但是您要记住: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一味对他们好,只会让他们贪得无厌,会有了小心思。您可以唱红脸做善人,总要有一个唱白脸做恶人的让他们怕才行,顾小三就是那个恶人。”
后世的公司规章制度极其完善,还不耽误有些奸猾之徒钻空子。这个时代礼崩乐坏,人性恶的一面更容易挤占良知,杨淩可不相信你敬他一尺,他敬你一丈这类心灵鸡汤。现实社会里真实情况都是得寸进尺才对。
在武院他一言九鼎,威望之高不是靠苦口婆心说教,就是靠拳头打出来的。自己如果拳头不硬,早被胡汉三那帮家伙收拾的规规矩矩了。
顾小三无疑是有样学样,才杀一儆百动用武力。
杨淩不反对顾小三的行为。恐怕没他和顾小三镇着,用不了几天,他的老实巴交的父母就会哭着回家,不干这个受气的地主了。
这时已经是下午了。民以食为天,庄子里现在二十来个人,吃饭还是第一要务。
厨房里原来做菜的一个厨子被判了刑,两个帮忙的放了出来。这两人都是流民,无家可回,听说庄子有了新主人,做生不如做熟,当然要回来碰碰运气。还好那个叫什么顾小三的虽然凶了点,但是并没有赶走哪个。
庄子里出的是大命案,官府清人查封的快,柴米油盐并没有被顺走。于是煮了一大锅饭,又去菜园子摘了几篮子豆角煮上,再炖个白菜,菜就算齐活了。
杨淩一家被请到饭厅的时候,饭香菜香蒸腾,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
蒋兰站在门口,还是有些犹豫:“木头,这庄子好是好,可死了人,算凶宅吧?是不是得找和尚念念经?”
杨淩安慰道:“什么凶不凶的,哪个房子不死人?再说我就是大通寺出来的高僧,您有请别的和尚的钱不如给我,我多念几卷经。”
杨九在这件事上和杨淩看法一致:“就是,木头啥经不会念?还花那大头钱?孩儿他娘,你别婆婆妈妈的。”
杨九倒不是破除迷信的先锋,而是自古以来好房子都是传承百年甚至几百年,哪个房子里不是送走几代十几代人?一铺炕上就不知道死过多少人,不是一样住?
更何况他已经打听明白,庄子里发病的人都是送医了的,那两个死的也是死在医馆,不是死在庄子里。这就更无所谓了。
杨九看蒋兰还有些芥蒂,就道:“好了,孩儿他娘你也别操心了,一会儿让杨淩多念几段经文,你忘了他老本行是和尚了?”
蒋兰脸色这才好了起来,再三叮嘱杨淩:“木头,那你可别忘了,一定要多念几段。”
杨淩胡乱答应着,心下有些遗憾:在大通寺混了这么多年,怎么就一段经文没学会呢?人家说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自己这个和尚当得不合格,基本技能都没掌握,难怪被行空撵了出来,真该!
主人的饭堂在里间,一张八仙桌,几把普通靠背椅,比外边的条凳强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