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势力的地头蛇可以从商行空手(套tào)白狼,得到大笔的入股银子。这些人往往会在商行组织下,几家合伙招募大批矿工,大肆扩建原有矿坑和炉场,提高铁料产量。
海东商行的好处远不止这些精钢打制的挖矿工具和运输小车,轨道,拿着“秘图”勘探矿石带的高人,拿着充电式温度计,能建造新式炼铁炉的“大匠”这些提高炼铁效率的软条件,合作者都能从海东商行得到。
而地头蛇们要做的,就是不停得把铁料和多余的矿石都运去码头,然后再从商行的货栈中换来上好的私盐,粮食和工具。至于银子这是最后选项,私盐和粮食在山里的用处永远比银子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福建的冶金行业在穿越势力的无形之手调控下,正在发生着深刻变革。
变革最主要的一项就是生铁产量高速增长。
资本是逐利的。当铁场的股东们发现海东商行的生铁收购价涨幅比较大时,自然就会要求炉头多炼生铁,少出熟铁。
古代传统的炼钢手段很多,块炼法渗碳锻打百炼钢、灌钢法、苏钢法、炒钢法、低温坩埚法大马士革钢等等。
这些方式万变不离其宗,本质上都是低温炼铁。以上所谓的“钢”,统统都是杂质含量不合格的铁产品。要知道,纯铁的熔点是1538度,在1740年的亨茨曼坩埚钢出现之前,人类是没办法将铁融化成液体的,更不要说控制其中的磷硫含量了。
而远在窑区的钢厂,自然不需要中古时代的炉工们费尽心思炼出来的所谓熟铁。因为在工业党眼中,明人炼出来的任何产品都是质量管控不合格的废品。
那么根据这个原则,用时短,耗料少,节省工序的生铁顿时就成了香饽饽穿越众刻意提高了生铁收购价。
明人矿主自然不会拒绝这种改变原本一天能出800斤熟铁的土炉,现在完全可以出2000斤以上的生铁,何乐而不为
然而这还不算完,矿主们很快就感受到了工业社会更加强劲的胃口。没过多久,派去各地指导生产的“大匠”们就对明人的产品提出了更“宽松”的要求我们就要劣质生铁。
这种只经过了草草冶炼,最大限度节省了时间,人力和燃料的所谓“生铁”,其实和后世的地条钢没什么区别,都是扔在地上就能摔碎的垃圾。
然而就是这种垃圾,却被海东商行用承诺的价格全数收购。
从此就一发而不可收拾了。明人矿主闻讯后纷纷开始转产这种铁料不像铁料,矿石不像矿石的东西;而窑区钢厂则喜滋滋得开始大批接手这种“高品味矿石”。
是的,在工业党眼中,这些铁料就等于高品位的矿石。本质上来说,它们就是明人跳汰出的高品位矿石;只不过跳汰的工具不是机器,而是火焰和土炉。
现如今经过整合后的福建冶铁业,已经变得越来越符合穿越势力的胃口,就像早期的殖民地一样,左手输出人口和原材料,右手得到工业品。
在商业系统孜孜不倦的攻城掠地过程中,从海对岸发往大员的班船航次(日ri)益增加。如今每隔15天左右,就会有从福州,泉州,漳州这些港口出发的跨海船队。
船队中不光有铁料船和煤船,还有装满了人的客船和装着白糖,靛蓝,瓷器的商船。这些明船在发出白色光柱的领航船指引下,通宵而行,一两天功夫就能横跨海峡,来到大员。
而随着“高品位矿石”吞吐量地增加,以及台北铁砂矿场的成功运转,窑区钢厂现在终于敢把1628年的钢产量的目标定在“千吨”这个单位上了。
当然,这里的“钢产量”,指得是包括精炼铁在内的所有冶金产品的总量事实上窑区现在的钢产量并不高。对于一个处在17世纪的势力来说,其实各种铸铁才是社会最需要的冶金产品,而不是钢材。
在窑区钢厂平(日ri)里的产品中,出货量最大是盘圆钢筋,其次就是一些用来机加工的粗钢锭。而这两种产品在钢厂的产品总量中,其实一直保持着只有不到30的份额,其余的都是各种铸铁产品。
这种数量分配方案很合理的。要知道,在这个位面,用铸铁板和球墨铸铁生产的木煤气发动机就已经是天顶星科技了。而穿越势力并不需要更高的科技来扫平拿着弓箭和火绳枪的敌人有研发五对轮的资源,木煤气货车二八大盖早就把一切敌人都消灭了。
所以,各种铸铁产品才是钢厂现如今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