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引子

“李铁头,交粮啦!”

衙吏王六指隔着院子,扯着嗓子朝着粮长李铁头的屋子里喊道。

李铁头是这季秋粮征收轮到的粮长。粮长是明初朱元璋设置的负责征收和解运地方税粮的职务,最早设立粮长的地方都在江南一带,那时候担任粮长的都是挑选当地的大户,税粮解运的终点站是南京,大户们解运粮食到了南京会直接受到皇帝的接见,办差办得好应对又得体的,朱洪武一高兴就会赏个官做做,据说有粮长就是这样做到了工部长官的。所以,那时候粮长虽然不算官,但在当地非常的有威信,是人人争着做的,而且哪一家一旦做了粮长,便会一直做下去,就是所谓“永充制”的。

但是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一方面自永乐帝后,解运的终点到了北京,路途远了将近一倍,皇帝也不再接见粮长,粮长就成了一个出力不讨好的差使,而且因为皇帝不接见,各级官吏就可以上下其手,对粮长进行刁难以勒索钱财,更有一桩,粮食在解运过程中有所损耗,或者误了期,赔付和受责的都是粮长。结果,到了明代中后期,粮长就变成了一个人人都不想接手的烫手山芋。大户们自然有手段避开,于是粮长的职责就先是落在了中等户的身上,再接着就变成了贫苦无力的小民的差使。也由原来的“永充制”变成了各户轮流的“轮充制”和由几家来共同担当粮长的“朋充制”。

只是在这位于湖边,河港交叉,处处是水,水多地少的小村子里,连“朋充制”也维持不下去了。

这里本来地少,许多田地都是所谓“湖田”,就是在湖边围堰筑堤围出的田地。而且这地方经常发生的纠纷是地被偷了,地怎么会被偷呢?原来这说的是一种湖中田,就是在湖面上堆积草块,再在浮在水面上草块上覆盖泥土形成的田地,这样的田地一不留神自然有可能被偷了。

看这些湖田和湖中田,我们就知道,这里的人们对土地,对稼穑的热爱,可是你现在到这村子里看看,却会发现,不论是湖田还是湖中田全都因久已无人照料,许多都被湖水淹没了。

这就是因为明末土地兼并严重,导致小民税负加重,不得已都逃走了。所以,这会儿要找个人来充任粮长收税纳粮就很难了。

李铁头说起来本来也不是本地人,他是荒年逃荒来到这里的,如今村里的人逃走的十之五六,大多都是土著,但他却没有逃,不仅没有逃,还把许多撂荒的田地种了起来。这一来,粮长的重任说不得就压到了他的身上。

王六指喊了半天,里边并没有应声,也不见李铁头走出来。

他只好推开虚掩的柴门,走进院里,到了五间茅草葺顶的正房前,用他那只长了六指的右手敲了敲窗户,“李铁头,滚出来!”

没有动静。这不对啊,往日里只要他隔着院子一喊就能听到李铁头粗壮的答应声。

他纳闷的推了推正屋的木门,没有推动,门难道从里边闩死了?这不对啊,这时候,他们一家人不该早已起床准备一天的营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