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朱允炆打心底里看不起武人,他认为武人是靠不住的,治国需要的是儒家,是文臣。只有懂得忠孝节义的、熟读孔孟经义的文臣,才能帮助他治理好国家。
他对先帝的许多政策与做法心中不以为然,皇爷爷能以一介布衣战败群雄,驱逐鞑虏,建立大明,这份武功固然不输于汉武唐宗,然而说到文治嘛……却有些半路出家的意思,比较粗暴。
先帝年号洪武,他自己选了个建文,其实也有一种隐隐和先帝比一比的想法,他朱允炆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打造一个文治昌盛的强大帝国。
皇爷爷那一套外儒内法的做法太刚硬,太不得人心了。
他朱允炆要谆信明义,扬忠孝,垂拱而天下治,将大明打造成方孝孺先生说得那般上古乐土,用言行教化好万民,让大家也做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所以他脑中从来没有举办武举的想法,尤其这段时间京城里发生的一系列斗殴案件,他心里对武人的排斥就更加强烈了。
你们既然想用比武来乱我京师,那朕就再给你们点厉害!看看谁才是这大明天下的主人!
他几天前已经让下面的人加紧收集藩王们的罪证,此刻想必会有好消息传来。
刚想到这里,宫门外就响起了一道细碎的脚步声,来的乃是他的贴身太监王中。
王中身上穿着湿淋淋的蓑衣,脸上却带着笑,那笑容让人一瞧便如沐春风。
见到王中脸上的笑容,朱允炆心里松了一口气。王中伺候他二十几年,这么多年的主仆相伴,有时候一个细微的表情,他就知道是什么意思。
此刻,王中脸上的笑容令朱允炆知道,他必定给自己带来了期盼已久的好消息。
朱允炆微微一笑道:“你这奴婢,也不换一身干衣裳再来,看你这欣喜样子,想必带回来的消息,定然会让朕开心了。”
王中诚惶诚恐地跪地回禀:“陛下请恕奴婢失仪之罪,实在是奴婢看陛下日夜忧心藩王之事,心中闷得慌,奴婢得了好消息,自然是一刻也不敢怠慢,就想着让陛下快点知道,舒缓舒缓心情。”
“既有喜讯,还不速速道来?”朱允炆欣然道:“别拍马屁了,快说。”
王中恭声应道:“奴婢有两件喜讯要禀奏陛下。”他不敢再卖关子,快速说道:“第一件就是代王朱桂的罪证收集齐了!代王在大同就藩这些年,虽然朝野的风评还可以,但他也打死打伤过当地百姓,这一份是案情与被害百姓的资料,请陛下过目。”
朱允炆双眸一亮,见王中从蓑衣里掏出一本长条案卷,连忙催促道:“快呈上来给朕过目。”
王中小心翼翼地走过去,将案卷在朱允炆身前打开,里面是一卷儿密密麻麻小字的纸,记载的便是代王以往在封地的恶行。时间、地点、事件起因、过程、结果和那被害百姓一家的资料,记的是详详细细,写的是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