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世子很皮 > 第五百零六章 建文帝的文青病 (两章合一)

第五百零六章 建文帝的文青病 (两章合一)

皇上对宦官是什么态度他太清楚了,宦官在皇上的心中可算不得是个人。要是被皇上知道了自己识字,还不活活剐了自个?哪怕自己伺候了他多年,也不管用!

“呵呵,也对,看朕糊涂的。不懂没关系,朕给你说说,这字写得太好了,你看,这样的字体真是见所未见,莫非是那山南国世子自创的吗?字体欹侧倒也罢了,让最让朕欣赏的是整个行书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分行布局,疏朗匀称,用墨也非常讲究,线条粗细对比强烈,许多笔画的提按转折不甚经意,结体不屑精思巧构,任其自然,一派‘天真自然’之趣!”

朱允炆对着国书开头几行套话,赞不绝口,“单单这布局来说,就有一派书法大宗师的气象,实在让朕见猎心喜,这唐纳德若是我大明的子民,朕非召他来身边不可,可惜啊,可惜……”

王中听了朱允炆的话,更是惊得说不出话来了,哪怕他的文化水平不高,也知道自创一种新字体有多么困难。家世、天赋、悟性、刻苦缺一不可,那些个行书大家、书法大宗师,哪个不是在综合了前人的基础上,再慢慢根据自己多年的刻苦努力修缮,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而这些,都不是一年两年所能办到的,非浸淫数十年不可,世上绝大部分人穷及一生都不能得门而入,那山南国世子好像才十七八上下,还是个番邦小国的蛮夷,居然能写出让皇上如此动容的好字!?

这当真是蛮夷小国世子写出来的行书吗?王中的心中发出了疑问,随即又晒然一笑,这可是正式的国书,既然会同馆报上来说是那唐纳德所写,难道那山南小国还敢找人代笔不成吗?这岂不是欺君?欺君之罪可不是开玩笑的,山南小国岂敢冒这样灭国的风险欺骗皇帝玩?

王中哪里知道,世上还真有人敢明目张胆的欺骗皇帝,而且这个骗皇帝的人,还即将冒充使团来到皇宫,接受皇帝的国事外交接待。

当然,在这国书上的字体朱久炎倒是没有欺骗他们,真是他亲手写就,他模仿的是后来的书法大家董其昌,董其昌现在还没有出生,自然就无人识得他的字体。另外董其昌的书法集各家所长,是最容易让人接受的,既有飘逸之美,又细腻圆润。

朱久炎从小就有刻意模仿的意识,他的书法从小经过名师曾言的指点,又有自己常年的勤学苦练,自然不凡。但是,将朱允炆的文人病都吸引出来了,却是连他都没有想到的。

“这个山南国世子唐纳德很不错!单单这手书法,就足以名动天下。”这是一句由衷的赞叹,随即,朱允炆却又情不自禁地再叹了口气,相较他自己的行书,这封国书的行书明显要高了不只一个档次。

朱允炆喜摹柳书,而且难得可贵自成风格,可惜,柳楷法度森严,差一毫则失千里,极不好学,非有志者不能成也。

朱允炆的行书虽然也到了一定的境界,但是由于性格的原因,他在行书上一直未臻顶尖。

反观朱久炎这模仿的董其昌书法,则是汇聚了历代名家的特点,几乎挑不出任何瑕疵。

朱允炆一边看着国书上的文字,心里却是在想,这个山南国国世子,说是只有十六七岁的年纪,可就是这样的年纪,偏偏在行书之上,就有了书法大宗师的气象,莫非他蹒跚学步时就开始学习行书了吗?

否则,又如何会在这样的年纪,就达到这样的境界?

越是想,越是觉得不如,越是让他百思不解,朱允炆在心里苦笑一声,只怕这只能用天纵之才这四个字来解释了。

感叹之后,朱允炆才恋恋不舍地从欣赏行书的意境当中抽离出来,定睛去看国书所书写的内容。

开头的套话之后便是真正的内容,朱允炆乍眼一看,那笑容顿时僵在脸上。

只见他双眸中闪过重重杀机,咬牙切齿地一甩衣袖,将国书扔下桌案,吼道:“放肆!竟敢要挟于朕!?这山南弹丸小国,狡诈非常,出言不逊,真是该死!”

朱允炆此刻的脸色哪里还有丝毫笑意,简直是难看极了,每过一息,那怒气便增加一分。

“奴婢办事不力,让陛下受辱,死罪!死罪!请陛下息怒,保重龙体,保重龙体……”

哪怕朱允炆的气场与先帝相差甚远,但他也是皇帝,天子之怒,自带一种排山倒海的压迫感,让王中脸色大变,吓得他瞬间跪倒在地上,不住地磕头请罪。

王中虽然不知那山南国的国书里说了什么,但将皇上气成这样,肯定是触及了皇上的逆鳞。

朱允炆冷哼一声道:“起来吧,和你没关系,哼哼,这山南国倒是打的好算盘,嘴里说要来向朕进贡,要永修同好,可是话里话外,却处处在向朝廷索要朝贡份额,还为那大明商会说话!为那些个藩王说话!朕定下的削藩之策也是这他番邦下国可以评论的吗?是如此对君父说话的吗!?浪费了这一手好字,番邦蛮夷即便学得了我汉家文化,却也只学到其形,学不到内在的神韵!”

王中哪里敢站起来,他听完,顿时明白了,心里暗暗咋舌,这山南国疯了吗?敢跟那大明商会搅和到一起,还敢在皇上削藩的紧要关头,为藩王们说话,就凭山南这样的弹丸小国?

朱允炆怒而起身,气冲冲地在御案后来回走动,双眸中杀机毕现,狠声道:“王伴伴,朕若是现在立刻驱逐山南国使团出境,将他们划出‘不征之国’的序列,是否合乎朝廷法度?”

他虽然大怒,但还是有些优柔寡断,这优柔寡断的性格便是他学不好柳书的原因。

朱允炆若是没有跟朝臣们商量,他的心里便没有底,做事情顾忌颇多,毕竟是这事代表的是国家外交礼仪。

王中哪里敢参和进这样的大事,他趴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陛下,奴婢只是个太监,不敢妄议朝政,奴婢觉得,这山南国的事情您还是宣魏国公来商议比较妥当,他老人家毕竟经历的事多,此刻也正在接待使团。”

朱允炆沉思片刻,也觉得如此大事与一个太监商量不太妥当,确实应该找徐辉祖来商议,也就顺着王中的话道:“速宣魏国公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