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少安想得没错,听到少平说这件事问题不大之后,孙玉厚虽然还在为少安担心,但是已经没有刚才那么担心了。
“这事我也不懂,也帮不上什么忙,既然少平说问题不大,那你们兄弟就商量着办吧!”
孙玉厚知道无论再说什么,也劝不了少安,所以他干脆来个眼不见心不烦,不管这件事情了。
……
就在孙玉厚和孙玉亭两兄弟在饲养员苦口婆心的劝说孙少安的时候,田福堂正在跟徐治功汇报双水村这件“严重的政治事件”。
听完田福堂的汇报,徐治功和刘根民都大为震惊,尤其是刘根民,作为孙少安的同学,他万万没想到孙少安的胆子竟然这么大。
徐治功和刘根民都意识到这件事情非同小可,两人当机立断,立刻用长途电话向原西县革委会的领导简单的做了一个汇报。
得知双水村出现了严重的资本主义复辟倾向,原西县革委会的领导们都炸了,革委会主任李登云立刻召集常委班子紧急开会,讨论这件事怎么处理。
去过两次双水村的李登云当然知道孙少安是孙少平的哥哥,但是作为一个政治人物,李登云在这件事情上是绝对不会考虑到他和孙少平的那点小交情的。
会议刚开始,李登云就给“孙少安事件”做了一个定性,说孙少安犯了严重路线错误,对孙少安进行一番批判后,李登云又指示一位常委给下面各个公社打电话,看看其他公社有没有出现类似情况,如果有,那就立刻制止,狠狠地批判,严厉的打击。
李登云发完言后,其他常委纷纷发言,这些常委所要表达的意思只有一个,那就是坚决李主任的意见。
只有白明川心平气和的为孙少安说了几句公道话,白明川原本就是石圪节公社主任,孙少安现在做的事情,正是他以前想做的事情,他一点不希望孙少安被打倒。
“我觉得孙少安的做法是不是正确,这个问题可以讨论,但是现在农村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了,大家可能觉得我是在危言耸听,不过大家可以听听这一组数据。”
面对常委们质疑的目光,白明川不紧不慢的说道:“一九五三年,我们原西全县人均生产粮九百斤,而去年下降到六百斤,少了近三分之一。
从五八年到七七年的二十年间,有十六个年头社员平均口粮都不足三百五十斤;去年仅有三百一十五斤,而其中三百斤以下的就有二百四十一个大队、四万一千多人,占全县人口的三之一。
四九年人均生产油品九斤二两,去年下降为一斤九两……社员收入低微、负债累累,缺吃少穿。劳动日值只有二、三角钱,一年下来每户平均现金收入只有三、四十元。超支欠款的达二千三百户。去年国家贷款金额近一千万元,人均欠款五十多元。社员欠集体储备粮一千三百多万斤、相当于全县近一年的征购任务……”
PS:作者写到这章时,发现前面有些东西写错了,其实也不说是写错,具体情况是这样的:
《平凡的世界》原著小说第一部第五十四章写到“一九七八年初,临近春节的时候,原西县革委会主任冯世宽,因为领导原西县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做出显著成绩,被提拔到了黄原地区,任了地区革委会副主任。与此同时,县革委会副主任田福军也被调回了地区,另行分配工作。”
第一部第五十三章写到“当田福堂气喘嘘嘘地赶到公社,向白明川和徐治功汇报了双水村的“严重政治事件”后,公社的两位主任也惊呆了,从白明川来说,他不久前心里也闪过这种设想,但很快就知道这不过是一种天真的想法而已——他没想到,孙少安这家伙竟然这样干开了!两位主任意识到事情非同小可,公社也不敢处理,就立刻用长途电话向县革委会的领导作了汇报。这消息顿时使原西县革委会炸了!冯世宽很快召集常委们紧急开会——讨论双水村出现的严重的资本主义复辟倾向。”
我查了一下,1978年11月24日晚上,AH省FY县凤梨公社小岗村西头严立华家低矮残破的茅屋里挤满了18位农民。
原著说孙少安听从安徽来讨饭的铁匠说他们那边有的村子搞了承包制,然后少安萌生出搞承包制的想法,从时间上来说,少安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应该是1978年12月或者以后。
可是这样一来就跟五十三章冯世宽开常委会批判孙少安有矛盾了,因为五十四章说了,1978年初冯世宽就调到黄原地区当副主任了。
说了这么多,只想说明这本书因为剧情安排问题,已经跟原著小说不一样了,大家就不要在意这些细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