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明末乾坤 > 第二十三章 过年(三)

第二十三章 过年(三)

朱由校为了感受一下民间过年的氛围,感知民情,在除夕前三天出宫微服私访北京城,准备好好的探视一番。

过去一年,北方各处刚刚经历了旱灾又遇上了雪灾,无数牲畜冻死,无数庄稼冻坏。

至九月份起,京城的流民开始增多起来。户部在十一月中旬报告大约有二十几万的来自北方地区的流民聚集在皇城和周边。

但是现在街上已无流民,自上次朱由校出宫后的一路所见所闻,便着令户部在京城,包括顺天府在内的京畿地区建立流民安置点。

又派锦衣卫监督各级官员的赈灾行动,防止有些官员在赈灾款项做手脚。从骆养性那里得出来的回报看,抓了二十几个手脚不干净的后,就再也没有发现有人胆大妄为了。

不仅如此,为防止这些流民因无事可做而聚集在一起造成群_体_性_事件,朱由校从内帑拨发银两在各主要官道上铺设水泥路。

一来可以增加就业岗位,防止动乱发生;二来由自己出钱建设公共工程,可以获得收买人心,博得老百姓和臣子们的好感。

再者,还能够利用这些廉价劳动力,从这些外来人口中雇佣充足人力促进皇室产业发展。

朱由校一身华贵的衣服,乍一看还以为是京城某富家少爷或是权贵子嗣。旁边由魏忠贤伴随着,一身老管家打扮,后面有八个家丁服饰的东厂番子,都是经过严格挑选出来的,武艺高强,以及在朱由校周围身穿便装的锦衣卫,这些保镖共同构成保护皇帝人身安全的重要防线。

新年将近,年味渐浓。鞭炮声此起彼伏,街市上人来人往,准备去采购年货,家家户户都沉浸其中。

许多户人家大门上贴着红纸黑字“福”和新对联。大户人家的家门前通常挂着许多灯笼。

今年虽然气候寒冷,但是却丝毫没有对广大北京市民的过年热情造成影响,依旧红红火火过大年。

“魏大伴,你如何看待今年新春?”朱由校想听听身边的人看法,便试探性问道。

“回黄少爷,今年比以往年份还要热闹,昔年这个时候,京城街上总会有不少流民乞丐,而今年却看不见一个,且比以前更加热闹。

在老奴看来,还是黄少爷治理有方。此乃盛世前兆。”魏忠贤的话虽然带有拍马屁的成分,但也确实是实话。

“你这老家伙真会说好话,不过,我喜欢,赏银一百两。”朱由校有些得意说道。

“奴婢谢过黄公子,奴婢可是说的真心话,没有半点假话。”魏忠贤露出一脸诚挚的表情。

京城没有一个流民或乞丐,并不是像朱由校原先所在的世界那样,官府只做面子工程就行了,直接赶走这些流浪者或是象征性救助一下。

而是受到官府的救助和雇佣,被安置在水泥建造的房子里,使这些人有落脚的地方,不至于挨饿受冻,且能够利用自己的双手赚钱。

走到崇文门大街,远远的望见在兴华百货商铺门口排着长队付款。

自从把店铺的事情交给了沈南星负责经营后,利润节节攀升,给朱由校的内帑源源不断的输入银子,这使朱由校对沈南星更为器重。

兴华百货现在已经是京城最大最有影响力的百货商铺了,之所以这么高人气,不仅仅是因为它采用现代经营模式和经营策略,商品种类齐全,更因为它物美价廉,这还得多亏自己带带明朝的货物。

接下来,朱由校一行人把外城粗略游览了一遍,走累了魏忠贤叫来跟随在后面的马车,坐上车辇往紫禁城方向归去。

到了除夕这天,朱由校早早洗完澡,由宫女帮忙换上新年穿的礼服。

中国人过年都是要聚在一块,才有过年的感觉,皇帝也不例外。

在这天,朱由校特意把宫里的皇室成员,包括先帝后妃、公主和皇子叫到乾清宫一起吃年夜饭。

傍晚时分,乾清宫内举办晚宴。宴席上,郑贵妃由于以前与朱由校他爸泰昌帝因争夺皇位等诸多不愉快的事情,一直沉默不语,朱由校问候了几句,便没多理会她。

转而向神宗的其他妃子交谈,一一问候,像刘昭妃、李顺妃这些人都算得上是天启皇帝朱由校的奶奶了,况且,她们还为自己选老婆出了力气自然要多关心一下,以示孝道。

然后是东李娘娘,作为光宗嫔妃和皇五子朱由检的养母,且为人和善好相处,朱由校也是相当敬重,多问候了几句。

至于西李,之前她打死了朱由校的母亲,且对他不好,还掀起“移宫案”的波涛,朱由校一直对这个人耿耿于怀,心存芥蒂。

不过,这些都已经过去了,又作为他养母,多少有些养育之恩,便不再追究。

先前哨鸾宫起火后,同时也是为了堵住言官的嘴,便着令太监给她和皇八女安排个好住处,在吃穿用度方面一点都没有亏待,而且还赏了许多物品。

“臣弟见过陛下。”朱由校眼前这名十岁左右的男孩子,便是朱由检,在朱由校原来世界的那个在煤山上吊的崇祯皇帝——朱由检。

可怜崇祯帝一生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到头来还是成了不像亡国之君的“亡国之君”,是中国帝王史上一位充满悲情色彩的皇帝。

“五弟无须多礼。以后你我兄弟之间私下不必顾那些繁文缛节,像平常家人一样便可。”朱由校扶起他来。

“嗯。”朱由检放松了紧张的心情,缓缓地露出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