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不甘-2

片刻之后,凌瑶原以为能唤起朱允炆心中的希望,却见其最终长叹了一口气,似乎梦想破碎、早已不堪回首,唯余下眼前无尽的遗憾,只听朱允炆独自喃喃重复道:

“建文,建文......”

在连念了两遍自己的年号后,朱允炆随即轻蔑地一笑:

“果然最终比不上皇祖父的年号‘洪武’。甚至,连四叔都比不过。朕真是无能,不但保不住江山社稷,保不住那么多的忠诚臣属,就连朕的皇后......皇后也......”

说到这里,朱允炆的面颊间似是留下了两行清泪。李林波忽然想起,之前在起火的宫中,朱允炆曾说要带着皇后一起逃走。

难道说......?

而这时,朱允炆却像是想起了什么,手掌竟一松,那尚未挂好的布条,随即飘然落在了地上。

看朱允炆像是又忽然改变了主意、放弃了自尽,虽然搞不清其中原因,凌瑶还是忍不住流下了欣喜的泪水。

不过,朱允炆的面容间虽少了几分死志,但目光中的绝望却仿佛更深了,只见其失魂落魄地继续喃喃着:

“建文,建文,该死的建文!只知建文修身、崇德向善,原以为便能克绍箕裘、踵武赓续,可到头来,又有何用?!唉,也怪皇祖父,没有留下几个真正能征惯战、可以倚靠的猛将......不,这主要还是全怪朕,原以为天下太平,便可以铸剑为犁,就应该重文抑武。却不知,治国本就应该文武并重、刚柔并济才是。罢了,如今悔之皆晚矣,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听着朱允炆一会儿引用《礼记》和《楚辞》,一会儿又吟起了杜甫的唐诗,时而埋怨朱元璋杀戮开国武将,致使朝廷名将凋敝,时而又自怨自艾、归责于自身的重文轻武,就连刚刚的自称也是“朕”、“我”混用,李林波也是不禁一阵唏嘘,见昔日的帝王落得如此光景,对朱允炆愈加生出几分同情。想必其适逢人生的大悲低谷,换了别人,任谁也会神志错乱,精神几近崩溃吧。

而与此同时,一旁的凌瑶眼看朱允炆再度陷入了欲哭无泪的悲痛之中,正欲上前劝慰,朱允炆却又似转悲为喜,冷冷地诡笑起来:

“罢了!反正等四叔登基后,朕的一切,都会被后世所遗忘,就像,朕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哈哈哈哈,一个从来没有存在过的皇帝!朕身负皇祖父的期望,历尽四年的心血,到头来,却连那些被写入史书的亡国昏君都不如!”

“不,后世之人一定会记得陛下曾经的仁德善举。”

凌瑶忍不住开口安慰道,就连李林波也意味深长地在旁劝慰道:

“陛下,是非与功过,自有后人评......”

“后人?!”

谁知,朱允炆却根本不领情,反而笑得越发颠狂:

“哈哈哈哈!后人连朕都不知道,还如何评?!你们还不知道吧,朕的一切痕迹,不久之后便都会被燕王抹得干干净净!后人估计连朕是谁都不知道!杀人莫如诛心,四叔......真不愧是四叔啊!”

“不会的!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何况是身为一国之君的陛下呢?”

凌瑶依旧在据理力争,甚至取出了自己那枚百试百灵的建文通宝,似是打算用这可流传千百年的铜钱,证明后世一定还会留有建文帝的痕迹。不过,一见那枚以自己年号命名的建文通宝,朱允炆却仿佛受到了更大的刺激,竟忽然将其一把夺去,直接丢在了地上,恨恨道:

“反正一切都将被四叔抹去,这些铜钱也一样难逃销毁的命运,还不如朕亲自下手来得痛快!”

说着,朱允炆见旁边的墙上恰好挂着一把剑,随即顺手将那剑拔出鞘来,未及凌瑶阻止,便已一剑劈向了铸有自己年号的那枚铜钱!

不过,这朱允炆似乎的确是手无缚鸡之力,一剑挥下,虽然冒了几颗火星,却仅仅是在那铜钱上留了个划痕而已,根本未能将其一剑劈断。

见状,凌瑶赶紧拾起那枚视若性命的建文通宝,而朱允炆则再度颓然地惨笑了起来:

“哈哈哈哈,果然,朕连一枚铜钱都斩不断,如何担得起这江山?”

随即,只听“咣”的一声,朱允炆已将那剑丢在了地上,像是又恢复了最初被两人扶回来的状态,一边朝着门外浑浑噩噩地走去,一边幽幽地自言自语道:

“四叔,祝你早日登基!不过,待你登基之后,恐怕,也必定是个彻头彻尾的暴虐之君!大明必将毁在你的手里!可就是你这样的暴君,朕居然也斗不过!朕有何面目去见皇祖父......有何面目,接着待在这祖父皇陵山脚下呢......?”

眼看朱允炆踉踉跄跄、疯癫而去,凌瑶赶紧跟上,同时呼喊身后的李林波一同跟上,谁知——

就在这紧要关头,李林波却像是得了什么急症一般,顷刻间便斜着倒在了地上。

凌瑶一阵心惊,而自感头晕目眩的李林波,却在最初的诧异后,心中禁不住涌起一阵狂喜:

这全身泛起的酥麻感觉,正如同最初躺在那把龙椅机器上时,简直一模一样!

这一次,李林波并未念出、甚至都没想到那之前设定的退出口令,但不知是触动了什么机关,只觉得浑身逐渐失去知觉。属于自己的灵魂与精神,仿佛也在慢慢地脱离这具陶公公的肉体。

虽然李林波至此也不清楚,到底是如何触发了退出程序,也许真的和朱允炆有关,又或者根本没关系。但这已经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自己终于可以回去现实的世界、离开这个血雨腥风的鬼地方了!

只是——

真的到了这期盼已久的时刻,狂喜之余,李林波的心中竟似乎对这个明朝世界,隐隐生出了一丝不舍。

而李林波自己也说不清楚,这种不舍,是对刚刚失去帝位的朱允炆,还是对有情有义的凌瑶,亦或是,自己到头来还是未能亲眼目睹过的那幅《大明江山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