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此同时,在山东,杨妙真率领着他的骑兵师,两个马步兵旅,前往北部和李石率领的第一步兵师汇合。
去年,为了应对来自北方的压力,陈宪对北部的边防的两个步兵旅进行了扩编,又新编了第七,第八两个步兵旅,和第一,第二步兵旅一起组成了第一步兵师,一共六万多人,由李旦担任第一步兵师师长。
第一步兵师加上杨妙真率领的第一骑兵师,两个马步兵旅,山东的北线战场上一下子就集中了十多万大军。
杨妙真和李旦合兵之后,将大军开赴棱堡带的北部边缘,呈兵河间府一线,准备迎击木华黎率领的大军。
虽然这一次陈宪聚集了将近十三万大军,但相比于木华黎的大军,还是相形见绌。
这一次,木华黎可谓是倾巢而出,他原本汇聚于中都训练的二十万汉军,这次出动了十五万人,再加上木华黎本身的三万蒙古骑兵,这次木华黎总共出兵十八万人之多。
当这双方一共三十万人的大军在华北平原上排开阵势对制度的时候,站在望楼上看着眼前连绵没有尽头的连营,一向大心脏的李石也产生了一种窒息的感觉。
没错,这次战争的统帅并不是第一骑兵师长杨妙真,而是第一步兵师长李石。
作为步兵统领,李石对陈宪建立的这支新式军队的理解,是要超过一直率领骑兵的杨妙真的。
作为这次战争的一方统帅,李石感到了无比沉重的压力。
而更让李石更感到压力的是,对面的蒙古汉军摆出的并不是传统的军阵,而是莫里斯方阵!
没错,敌人的十二万步兵摆成了一百二十个营级的莫里斯方阵,这一百二十个方阵,又形成了一个横向二十四列,纵向五排的巨大军阵,整个军阵呈现弧形,对李石这方的四个步兵旅组成来的方阵微微呈现包围态势。
蒙古汉军中的火枪兵大约有四万多人,比例不到一半,因为他们火枪数量不足,
在敌人的大阵的左侧,还有一个由两百多架炮车组成的炮兵阵线,一支庞大的骑兵队伍守护在炮兵阵线的左侧。那是蒙古汉军的骑兵队伍,这支骑兵队伍全都是由冲击骑兵组成,其中还有五千人的人马具装。
和上次战争一样,蒙古骑兵躲在汉军步兵的身后,等待这机会,李石能影影约约看到,在蒙古骑兵的队伍旁边有着一大群骆驼,李石知道,那群骆驼上托着四百多门不到一斤的小炮。
双方大军在缓缓的接近着,最多再过二十分钟,己方大军就会进入对方的射程范围之内。
就在这时,李石看着对方的炮兵阵线,突然露出了一丝笑容。
露出了笑容的李旦,拿起了一面小小的令旗对着不远处的掌旗官挥舞了片刻。
一直留意着主帅动作的掌旗官立即命令身边旗手升起了几面旗帜。
陈宪的军令系统,经过这么多几年的摸索,已经形成了一套旗帜,鼓号,传令兵相结合的成熟系统,无论白天黑夜都能保证军令的快速传达。
随着巨大旗帜升起,位于李旦步兵大阵左侧的炮兵阵线想起了隆隆的炮声。
那炮声沉闷而剧烈,和以前的炮声有些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