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汉明没有极力和岳思良进行争辩,而是换了一个方向。岳思良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一旦坚持了什么观点的话,是不会轻易的做出改变的。
“这我当然明白……”
尽管坚持己见,但岳思良不是听不进去别人的话,相反他很喜欢和别人交流。
“我们的队伍是需要壮大的,却不是盲目的壮大。这也是我为什么积极开辟根据地和训练民兵的原因。团里的主力部队不会轻易增员,但乡亲们自主组织的民兵是要鼓励的。我们要做到藏兵于民。想办法激发乡亲们全民对敌的热情。”
岳思良双目微闭,给邸汉明提供了另一个方向。
“那天,和刘茂源大叔的谈话让我很有感触。可能在很多老乡们看来。日本兵和从前军阀们的大头兵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几十年前,甲午中日战争的时期,日军打败了清军越过了鸭绿江。可是你知道日军踏上清朝的领土时,当地的乡绅们做了一件什么事情?他们居然打起了横幅欢迎日军进城!
对于此事,我却无法做出职责。乱世之中,人们为了生存做出一些屈辱的事情不能原谅,但可以理解。而在那些欢迎日军进城的心中,你知道他们所想是什么吗?他们想的是无论谁打过来,我也不过是过自己的日子,无非是换一个人来征自己的皇粮国税。清政府和日军,哪一个来统治他们都是可以接受的事情!
政委,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那个时候的人,他们心中可能国家的意识很淡薄,也没有所谓的民族观念,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地区的精英倒向了敌人,我们并不能完全归咎于汉奸,真正实心实意想做汉奸的又有多少?说到底这都是国家意识淡漠造成的罢了。我们要做的也正是唤醒底层大众们的这种国家观念!
日军,是我们前所未见的一个强大敌人。对付这样的敌人,关键之处绝对不只是军队人数的多少。晋绥军、中央军……他们人数多不多?可他们为什么会接连失败?就是因为在乡亲们看来他们和日军没有什么区别。好人不当兵,好铁不捻钉。当兵打仗被视为一种堕落,这是不是说明在晋绥军和中央军的队伍之中存在着问题?
工业革命开始后,战争胜利的关键就不在只是靠着人数多少来决定的了。鸦片战争的八里桥之战,僧格林沁的三万骑兵对抗八千人的英法联军。结果呢?清军伤亡一千多,英法联军不到百人!
我们现在就算是队伍扩编其实无甚问题,可再扩编又能扩到什么程度?二千人?三千人?这对战局有何大的改变?那要是扩充到一万人呢?那样我们就得先考虑自身养不养得起了。在没有强大的群众基础之前,扩充是一定要慎重的。
比起扩军,我更加在意的是能否开辟出更多的根据地,给我们的队伍一个更大盘桓空间。”
岳思良的一番话说完,邸汉明当时就笑了。仰头喝干了碗里的酒,指着岳思良说到。
“你岳大团长说话永远都是这么有攻击性,我这才刚刚说了一句话,你就给我扔出来这么一大箩筐的话。行了,我承认我被你说服了。军事上的事我也不插话了,行吧,既然你反复强调要有更大的根据地让队伍盘桓,那我就吃点亏,好好的给你服务。我还真就是一个劳碌命。”
“哈哈……你这句话倒是说对了。跟我搭档,你就是一个劳碌命!”
邸汉明这么一笑,岳思良也跟着笑了起来,同时端起了酒碗猛地灌了下去。
“咳咳……”
结果一个猝不及防把自己给辣的够呛。
“这汾酒啊,果然不是我这个酒量能喝的,太辣了,看来我以后还得往里面兑点水……”
看着呛的眼泪直流的岳思良,邸汉明大笑着往嘴里扔了一个花生豆。
“团长,说到开辟根据地,有件事也得和你说一说了。敌人看来也是想到了这一点,最近正在积极和灵丘本地的宗族豪绅们接触。有消息确认,就在明天,敌人要在灵丘城里扶持上台一个伪县长。”
岳思良磕着瓜子,点头回应着邸汉明。
“不错,这件事我也听说了,小鬼子这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想像在关外那样扶持一个手套来控制每一片占领的土地。中国太大了,凭他一个蕞尔小国根本就无力消化!
敌人越是这样想,那我们就越要争取广大的群众!中国四万万同胞若是都能醒来,何愁不御外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