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汉月照万里 > 第四十二章 瓠子今谁助束薪(中)

第四十二章 瓠子今谁助束薪(中)

等官位在将军以下的官员们都背负柴薪加入到截流堵口的大部队中以后,天子才对留在身边随侍的霍嬗提问道:“子侯,依你之见,朕的这番措置如何?”

“臣以为既然有当朝诸公亲负柴薪作为表率,将士们定然会士气大振,瓠子口的水患当可迎刃而解。”霍嬗真心实意地答道。

皇帝亲临治水现场,文武百官皆背柴负薪投身于截流堵口的工作中,有了这样的决心和举动,瓠子口的水患又怎能不被汉室所解决。

相较于长江流域在几千年中相对温顺的表现,另外一条母亲河——大河就不是那么给面子了。在有信史记载的两千年多年中,大河决口泛滥总计有1500多次,重要改道也达26次之多。

而武帝朝的这次瓠子口水患在历史上大河那数不胜数的洪涝灾害中也属于影响范围较大的那种。自元光三年春夏之际始,瓠子口水患至今二十多年始终未能得治,中下游的十六个郡国就此化为一片泽国,几百万士民在大河决口之后流离失所变成流民。

但瓠子口水患之所以能在霍嬗的记忆中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主要还是因为皇帝亲临现场治理大河这一点,说起来这总归是自秦朝统一后的第一次有帝王亲临治河现场。而且也就是在天子亲临治水现场之后,肆虐了二十余年的大河终于得以驯服。

“治水之事能如子侯所言一般顺遂,也就能不枉朕的这番苦心。”天子点了点头,复又看向正在数万人努力下缓缓合拢中的堤岸决口。

包括霍嬗在内的天子侍从也都随之沉默了下来,一齐看向前方。

又过了一会儿,只见天子突然间摇了摇头,低声叹道:“若是朕当年没有被舅父蛊惑,也不至于使大河在关东为祸二十余载!”

隐约听到天子低语的霍嬗并没有说话,还装出一副认真的面孔继续看向堵口处。

天子的这句话茬可是接不得啊!

二十多年前的那桩公案在朝中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也没有哪一位贵族或者大臣那么不开眼,敢在天子的面前提起这桩旧事,究其原因还是此事有损天子的圣明。

元光三年,瓠子口决口,河水向东南方向一泻千里。当时的天子已经亲政三年,对于这样一场灾难自然也不会轻忽,派出了汲黯与郑当时这两位朝中能吏去治理水患。

汲黯为人倨傲严正,从不屈从权贵,兼之能力出众,一向深受天子信任。而且此人本身就是濮阳人,为了拯救家乡父老于水火必定会竭尽全力。郑当时为人谦逊谨慎,当官廉洁奉公,也是当时贤臣之一。

这两个人的组合用于瓠子口大水按理说也是当时的最佳选择了,可惜发兵十万也没有能够完成堵口截流的任务,大河之水依旧在十六郡国肆虐。

也就在这个时候,封地就位于大河北岸鄃县的田蚡出面进谏天子,说道:“江河决口是上天的安排,不宜强加堵塞违逆天意。”

并且这位当朝权臣还安排了望气用数的相士一起忽悠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