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顺令人巡找线索。自己则带人将溶洞口用巨石封住,避免匪寇再次回归。
刚封完洞口,这边有探马来报,说自东面山路发现大量马蹄印和脚印。
阎顺小心谨慎,令众军休整完毕后,才乘着夜色一路小心追寻。
出长清坪,便是官道,足迹便不再那么好找。正为难之际,忽有哨探来报,前路发现数百府军。
两边军队照面,却是郭天绪亲自领三百府军前来长清坪。
原来今晨俞永和逃回宁海府后,郭天绪立刻召集官员商议。最终的结果是一致的,既然确定了长清坪中藏有贼寇,那务必是要给王府和朝廷交待的。
剿贼哪有那么容易,郭天绪一边令人回报慕容王府,一边领人前往长清坪。
他想的简单,即便不能成功剿贼,也要拖住敌人,更重要的是自己必须要装出一副努力的模样,如此这般才不会被朝廷轻易降罪。
带兵绕了一圈,兜兜转转确是始终不敢进去长清坪中。只至天黑时,令众军下寨,火光燃起,恰被阎顺派出去的哨探发现。
两军接在一起,郭天绪将俞永和借兵之事说于阎顺听。
他也不知道为何要多此一举,可能是极力撇清干系。
阎顺听了,说自己的人已见到府军尸首,只是忙于探知贼寇下落,不敢耽搁。既然郭天绪郭大人到了,便先领人将府军那些尸首收回掩埋吧!至于剿贼之时,还是由藩镇军去做,毕竟如今所面对的贼寇可不是一般的人。
郭天绪自是求之不得,连忙应是。正准备带人离开,却被一书生气质的汉子喊住。
那书生恰是孙一可,如今出了长清坪却失了贼人的踪迹,宁海纵横数百里,如是慌乱找起来,怕是要耗费许多时间。所以他请郭天绪连夜出一份剿贼的檄文,凡百姓知贼众行踪并报于官府者,待验明情报准确,赏银五十两。
郭天绪虽不知孙一可是何人,但听他说的在理,又是随着大军前来。便点头称是,转身安排去了!
至于阎顺的大军,则暂时就地驻扎,一来可以防止贼寇杀了回马枪,府军抵挡不住。二来休养生息,待有了由头,在继续追击。
当夜,固州中央军却是惨不忍睹。
董铭逃回固州之后,固州府张端铎顾不得着衣盘发,听到董铭大营被人袭击,大惊失色,爬出被窝,披了件外衣便从府衙迎了出来。
董铭丢了魂一般一路狂奔,直入了府衙才缓了口气,回过神来立刻觉得今日这事憋屈。当堂将张端铎骂了一阵。
张端铎自骂声中听出中央军大营被焚,全军溃散,心中不禁暗暗窃喜。这个董铭平日里再固州作威作福惯了,仗着父亲庇护,无人敢动他一根汗毛。如今好了,竟被人端了老窝。
堂堂中央军几千人,连个屁都没放,被人追成这样。你董铭这层金怕是渡的有点儿难看之极。
不过张端铎暗喜归暗喜,好言宽慰却是必要的。
将近黎明,杨晃也带军撤回固州。他本应撤的更快,但半途见到荒野里尽是逃散的中央军,只得停下脚步,先行收拾残军。
这么一收拢,才发现五千多中军大营,几乎还是满建制,也就少了不到百余人。感情董铭是一刀没动,就跑了……
无奈杨晃无法节制董铭,两人相见,只是互道平安。又一合计,知道劫营的的确是左巡道官兵。
董铭见大军无事,又是朗朗乾坤青天白日,登时豪气冲云霄,领着众军准备找左巡道讨要个说法。
杨晃和张端铎连番劝阻,却哪里能拦得住这个纨绔子弟。
董铭带着本部军马,浩浩荡荡往左巡道大营去了。
杨晃只得无奈跟在后队以为策应。同时和张端铎上了封折子,呈递内阁,言明此中细节。
却说郭天绪连夜发了檄文,张贴州府各处,到了辰时果然有几户以打猎为生的猎人前来揭榜,说在宁海西面的姥姥岭发现了很多行踪诡秘的人马。
接连几户人家皆是如此言语,阎顺推断那些贼人定然是声东击西,绕道姥姥岭去了。
当即下令过早后拔寨,全军赶往姥姥岭。同时请郭天绪处理完长清坪中的尸首后,立刻领兵回府,以免贼寇袭扰。
姥姥岭位于宁海府西南角,这里山高路远,往接着南桑国的铁牛山,再往西则是一片湿地。
这里原是有一处湖泊,但由于上游农田灌溉以及山洪、泥石流等缘故。导致湖泊没有了水源,渐渐便成了满是沼泽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