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李世民并不喜欢许敬宗这个人,也并不喜欢见到他。
主要是因为许敬宗这个人太会玩心眼了。
当然李世民身边并不缺少玩心眼的人,比如杜如晦,比如长孙无忌,这些人都善于玩心眼。但是玩心眼和玩心眼不一样,有的人从大处着手,玩的是谋略,而有的人则是从小处着手,玩的是阴谋诡计小聪明。
这两种人实际上各有各的用途,关键就在于能不能把他们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对于李世民来说,他还是非常善于量才用人,他总是能够把不同的人用到合适的地方。
而许敬宗恰恰是能够在谋略里边玩阴谋诡计小聪明的人。
这种人最让人头疼,李世民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排这个家伙好。用好许敬宗可是一个难题,包括后来的武则天也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李世民很果断的将许敬宗安排到了国史馆,著作郎兼修国史。
也就是说当初李世民的天策府二十八学士,其他人基本上都得到了重用,就许敬宗这一个人没有得到重用。其他人都已经到了二品或三品,最差也是正四品了,而他还在五品上徘徊。究其原因还是这个人难以驾驭,不好安排。
后来的历史事实证明,李世民冷处理许敬宗绝对是一个相当明智的安排,而后来,李治和武则天的时候把这家伙放了出来。结果这家伙一出马就给了这个世界一个惊喜,逼得长孙无忌上吊自杀。
说到著作郎这个职位,黄伯玉也干过几个月,可以说他们两个还算是有一段同事的缘分。
而即便杜如晦如何询问,许敬宗却以不大了解青冥世界的具体情况为由予以拒绝。
但是杜如晦却知道这家伙绝对能想出办法来,以他那股整天琢磨人的心思的劲头,应该能够想出办法来。
所以杜如晦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李世民,他知道只有李世民才能驾驭得了这个家伙,从这家伙的嘴里掏到真正有用的东西。
而许敬宗也没有浪费时间,直接跑到黄伯玉的家附近。他知道黄伯玉不一定随时在家,很多时候他根本不上朝,而是喜欢去少府监的那几个工厂,然后视察完几个工厂之后就会回家一趟。
虽然不一定每天都去少府监,但是每两三天之内必定是会去一趟的。
至于他喜欢去少府监的哪个厂子,许敬宗还真的搞不清楚,因为他平时很少关注这个人。
所以他决定采取守株待兔的办法,可别说还真的被他守到了。
不过黄伯玉虽然说也曾经担任过著作郎,但是说实话他当著作郎的时候,可是一天班都没有去上过,那段时间他正在忙着捣鼓活字印刷术,后来又在弄白酒,再后来遇到了玄武门之变,所以说他与这个同事根本就不认识。
所以当对方拦住他的时候,他并没有把这家伙认出来。直到对方说出自己的名字的时候,黄伯玉才不得不认真地对待。
本来黄伯玉在大唐的历史了解并不是太多,只能算得上泛泛而谈。然而,自从他经常要往来于大唐与现代社会之间之后,他到时狠狠的恶补了一下自己的历史知识。
许敬宗这时贞观年间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一个历史人物,因为这家伙在大唐的历史上名气太大了。
许敬宗的阴险在历史上的名气,一点不比他当宰相的名气小。所以当皇妃一听对方是许敬宗的时候,他瞬间提高了注意力,这家伙不小心不行,说不定一不小心就会被当枪使。
因为他知道这家伙现在急着想要出头,所以会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