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 > 第640章 藩王百官震动

第640章 藩王百官震动

虽然秤这么多番薯,会十分累人,但这会,所有人,都是干劲十足,激动至极。

随着朱棣令下,一众人都连忙再次秤了起来。

很快。

郁新便带着户部一众官员,秤完两亩番薯。

“禀陛下,两亩番薯,各为亩产一千二百八十斤,一千一百三十二斤!”

“甚好!”

朱棣直接大喝一声,“诸位卿家,天佑我大明!”

“陛下仁德,天佑我大明!”

“陛下仁德,天佑我大明!”

所有藩王与官员们,都满脸激动的齐声呼喊起来。

哪怕是心怀鬼胎的官员,在看到番薯的产量之后,心中的那些小九九,都直接被冲散一大半。

要是仅仅只有玉米,他们还能忽视。

但是,亩产十二石的番薯!

这……

打不过,就只能加入了!

至于时间一久,他们心中的歪心思会不会再次萌发,便不得而知!

“奏乐!”

礼部尚书郑沂,直接面色通红的高喊道。

随即,乐鼓响起。

“斩三牲,祭天地!”

话落,便有一官员,斩开三牲,分祭天地。

最好,又将三牲,切成小块,先是递给朱棣,朱高炽,接着在分别分给藩王、公侯、官员!

在这大冷天之中。

三牲早已冻的冰冷,好在分到郭安手中的,只有手指头那么长的一小块,也不知是哪里的肉。

反正。

咬起来并不费劲。

接下来,便又将大鼎里面的玉米,还有番薯,都给捞出来。

用小刀切开。

每人一块。

随着玉米与番薯的异香飘出,所有人肚中,都发出咕鸣声!

不过。

熟透的玉米,煮熟之后,空有香味,但却是十分柴硬,还不好吃,有些年纪大的官员,根本要不得,只能随意咬一咬,就咽进肚中。

至于番薯。

虽然有些煮的过分,但是却是软糯甘甜,刚放进嘴中,所有藩王、权贵、官员们,都是满脸喜色。

番薯不仅亩产高,还如此美味?

众人心中,更是震撼与期待!

随后。

朱棣携带太子朱高炽,诸藩王、权贵、百官们,再次祭拜一番天地与先祖之后,这才带着众人回宫。

下面,郭安有些恶意猜测,这一次祭拜,朱棣主要是为了给老朱报喜!

收获出来的玉米与番薯,也都一箩筐一箩筐的装上车,在一众禁卫的护送下,小心翼翼的运回宫内。

宫内,才是进行商议,论功行赏的地方!

随着朱棣车驾驶过,所有百姓,都自发的跪下两侧,高呼陛下圣明!

车驾内,听着外面那些百姓的呼喊声,朱棣一脸欢笑。

在试验田一角,一处不起眼的角落内!

几个身穿麻衣,但却很是富态的商贾,等到朱棣车驾远去,这才缓缓起身。

几人脸上,仍是残留着一些激动与震撼。

“亩产十二石的粮食,若是我大明的百姓,都给种植上,那我大明将会是何等盛况啊?”

“是啊,到时候,我大明的人口,将会翻倍!”

“也会是前所未有的盛景!”

“……”

一边谈论着,几人便一边坐上一辆宽大马车。

这辆马车外边看起来,又是普通。

但是,内部却是十分奢侈。

而且,车轮,还是橡胶轮胎制作!

另外,在车内,还有暖和。

甚至,还有热茶!

各自一杯热茶下肚,一个商贾便看向最上面的沈庄,满脸羡慕。

“玉米与番薯都是如此高的产量,想必沈兄必然会被陛下重赏!”

“是啊,此次沈兄的沈家,必然会重现前元的兴盛!”

“陛下能让我沈庄做海贸商会的大掌柜,沈某已经很是感激了,怎敢奢求别的啊?”

沈庄连连摆手谦虚道,不过车内,哪一个不是老狐狸。

自是看得出,沈庄那上扬的嘴角,还有满是矜持的神情。

想着,一个商贾心中一动,便忍不住好奇的问道:“沈兄,可是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听此,周围一众商贾,也都忍不住看向沈庄。

“没有,没有!”

沈庄自是连连摇头。

“至少,此次之后,沈兄身为寻回番薯与玉米的商贾,必然会让陛下牢记!”

“以后,在大明,只要沈兄不犯什么大罪,子孙富贵无忧啊!”

“是啊,沈兄真是羡煞我等!”

“以后,还望沈兄多多照顾我等啊……”

一众商贾,也都没有再多问。

只是,说起吉祥话来。

而沈庄,也是满脸喜色的一一应对着。

陛下岂止会重赏他,甚至还会给他封爵呢!

只是,只要封赏诏书一日不下,沈庄便一日不敢多说一句。

但是,今日陛下的这般声势浩大举动,沈庄心中已经隐隐有一种感觉。

或许,他沈家飞黄腾达的日子,不远了!

同时。

一个个百姓,早已经朝着京师城狂奔而去。

京师剩下,顿时震动开!

……

皇宫。

谨身殿内。

早已备好丰盛宴席。

朱棣,还有太子、藩王、权贵、百官,都依次坐下。

随即,奏起九奏乐!

在外面,饿了一上午,这会已经半下午了。

朱棣心情大好,便一边让群臣吃饭,一边听着九奏乐。

不过,九奏乐是从一奏《起临濠之曲》,到二奏《开太平之曲》,三奏《安建业之曲》……一直到九奏《守承平之曲》,也名《万年春》!

这九奏乐曲,是回顾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创业发家史和希望基业长存的愿词。

乐曲,虽是美好愿词,但大殿内,哪一个,不知这些愿词背后的尸山血海?

所有官员,都是吃的跌宕起伏。

或许,只有朱棣与一众藩王,还有一些公侯权贵,听的热血滂湃!

宴毕!

所有人,都面色肃穆的看向龙椅上的朱棣。

接下来之事,大家都已经有着心理准备。

朱棣轻轻咳嗽了一声,便朗声道:“天佑我大明,让定国公给我大明寻回番薯玉米此种祥瑞!”

“此乃陛下仁德,这才使得祥瑞之粮,可以从万里之远的海外,来到我大明……”

“天命所归,陛下贤明……”

一众朝臣,顿时大肆夸赞朱棣。

但是,对于郭安这个首功者,一个个却是直接跳过。

坐在一众藩王下面的郭安,神情不变。

他都已经公爵,还世袭罔替了,再有功劳,还能如何?

不过,等到一众官员夸赞的差不多了,朱棣这才缓缓摆了摆手。

“番薯、玉米此种福瑞之粮进入我大明,定国公功不可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