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山河志异 > 丙卷 第二十一节 提携,万妙雷法

丙卷 第二十一节 提携,万妙雷法

陈淮生有些好笑。

“入门这些弟子的天赋自然都不会差,但是你以为你是因为你弟弟的原因才入宗门的么?那伱就大错特错了。你要明白,你能入门,只能是你自己天赋的缘故,不会有其他任何原因。”

少女俏眸一亮,“道师真的觉得无垢也能悟道成功?”

“如果你觉得我把你选进来就是因为你那一夜跪着磕头,说得可怜,让我同情你们姐弟,那未免也太小觑我,也小瞧你自己了。”陈淮生神色变得严肃,语气也认真起来:“你来我这里替我做家务杂活儿,我很高兴,但我更希望看到我选中的人进入宗门,能迅速悟道成功,和唐元礼、史达昌一样,不比他们差,甚至比他们更好,……”

史唐庄这二十多个道种中,陈淮生选中了四人,任氏姐妹以及唐元礼和史达昌。

除了任氏姐妹,唐元礼和史达昌也都只有十二三岁,现在都在传功院外堂丙舍。

现在丙舍人数如果加上从朗陵那边过来的,以及这一轮滏阳两批入门弟子,数量已经超过了一百二十人,占到了现在重华派弟子的三成以上。

也难怪任无垢自己气短心虚。

面对着一百多号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入门的先天道种,而且大部分都比她年龄还小,和任无尘年龄相仿,她自己就没什么底气了。

眼圈略红,任无垢咬着细米银牙半晌,才瓮声瓮气地道:“道师真的觉得无垢能悟道?”

先天道种悟道入道的几率不一。

像大宗门经过千挑万选的先天道种,悟道入道几率自然就要高很多,比如甚至可以达到三比一,也就是说三个能悟道入道成功一个。

而像重华派大概能达到四比一,也算是不错的了。

这也就意味着丙舍一百二十人,能入道的大概在三十人左右,可进入乙舍。

乙舍中入道炼气,成功率就要高得多,大概在七成左右,也就是说现在重华派乙舍弟子大概在一百人左右,能有七十人左右炼气成功进入甲舍。

也就是说如果每年重华派招收百名弟子入门,大概就能有二十人左右炼气成功,至于说这些炼气成功者有多少能晋入炼气中段、炼气高段乃至晋阶筑基,这就不好计算了。

正因为相当高的淘汰率,任无垢才对自己弟弟有信心,对自己没信心。

“我认为你能不能不重要,要你自己来认为。”陈淮生淡淡地道:“但我对自己的眼光有信心,我看中的人,从未走眼。”

任无垢目光定定,看着陈淮生,看得陈淮生有些发毛。

许久,任无垢咬着牙一字一句道:“那无垢就记住了道师这句话,可无垢在传功院这么些日子,授道道师的指点,无垢亦是云里雾里,难以明悟,……”

“悟道之事最重悟性,而且千变万化,不一而终,每个人也都不完全一致。”陈淮生耐心地道:“道师所授,未必就正确,我把我悟道的过程可以和你说一说,……”

“……,就此我便心中豁然,自以为入道,那便是入道!”

“若是一时没有灵机,无需强求,更不必在舍中苦思,若是能多看一看天上云起云落,地下草长莺飞,水中鱼翔浅底,又或者瞑目自感,体味身体每一处细微变化,也许会有所得,……”

陈淮生尽可能的把自己所悟所感告知对方,对方能不能从自己的这些感悟中有所获,就只能靠她自己了。

看着女孩消失的背影,陈淮生忍不住感慨。

自己也该好生修行了。

来了这河北一个月,虽然早晚课从未耽搁,但是却没能真正沉下心来修行,炼气六重这个境界也许会是自己的一个坎儿,他有些不太好的预感。

回到道院中自己的丹房里,陈淮生盘腿而坐,从储物袋中拿出功诀。

《众意大衍万妙雷诀》。

这是雷属性功法。

雷属性功法不属于五行属性之中,而是土、木、火三性功法中的衍生功法。

土生木,木生火,火焚土,引天劫,遂闻雷。

雷属性功法也并不罕见,最常见的就是掌心生雷或者掌心闻雷,俗称掌心雷。

典型的易学难精,掌心雷很简单,即便是炼气中段者都能习练,练成者亦不少。

但从掌心雷往高处走,各式雷法,那就一个门槛比一个门槛高,所以很多人都会掌心雷,但是再往高处上走一层的极地鸣雷就没有几个人能修成了。

所以在选择这一功法时,吴天恩也让他好生斟酌一下。

光是掌心闻雷就有十三重,九成以上的修行者在第九重时,就难以逾越突破了。

只要能突破第九重,就算小有造诣,对付寻常鬼祟就绰绰有余了。

而如果能突破掌心闻雷十三重,那就能踏入极地鸣雷境界,基本上能遇上妖鬼邪祟都可以一击而杀。

再往高走,吴天恩自己也不清楚能达至什么层面了。

之所以告诫他,就是觉得如果突破不了九重,掌心雷就是一个噱头,浪费时间精力和灵材,太不划算。

而就算是突破九重,对付对象也有限,就是鬼祟,对修真者,这种掌心雷仍然不足,除非破境十三重达至极地鸣雷境界,但有这样的精力,何如修行其他。

但陈淮生看中的就是其成长性。

像混元罡天功和合气连击斩就是最典型的,自己之前还觉得这种功法和法术属于基础性的,十年二十年都能够用,但是谁曾想自己进境如斯,才三年,合气连击斩已经没有成长余地,而混元罡天功也成了鸡肋。

所以他要选一门宁肯低起点,但高门槛,越往后越难,但是却值得修行的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