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了。
这个用江寒的手,制作的一比一模型,竟然真的可以触动商品列表!
江寒欣然一笑。
如此说来,系统识别操作者,主要是靠“机器视觉”,而不是体温、触感等其他的信息?
这样一来,接下来的计划,就有了付诸实施的可能。
江寒筹备了一下之后,开始进行那项“大工程”。
首先还是点开商品列表,然后“刷刷刷”,一口气买了几十样东西。
数量虽然不少,但主要是一些元器件,所以总价并不高,20多万积分的样子。
其中最值钱的,是一块插在286主板上的扩展接口卡。
现在的计算机系统中,串口、并口这些外设接口,往往都集成在了主板上。
而在当年,即使是286这么先进的机型,也仍然需要额外的板卡来提供……
随后,江寒设计了一个电路,主要功能是根据输入信号,控制电机的转速。
没错,就跟无人机上用到的电子调速器差不多。
江寒将这个土制电调生产出来后,就将输出端连接到了一个步进电机上。
然后又在信号输入端上,焊上了一个9针RS232端子,插到了扩展接口卡的串口上。
这样一来,在286计算机和步进电机之间,就建立起了稳定的联系。
接下来,江寒又用C语言,编写了一个程序,向串口写入数据,将控制信号传递给控制电路,以驱动步进电机。
在这里,他使用的是一种优化的串口读写代码,基本原理是把串口当做一个文件来读写。
这样代码比较简短,工作起来更加稳定,容错性也更强。
江寒写完程序,调试了一下,感觉没什么问题了,就编译成可执行文件,然后运行了一下。
电机很听话地运转了起来,并按照计算机发布的指令,从慢到快,再从快到慢……
快慢交替,循环了几次后,戛然而止。
第一步实验获得了成功,接下来就该改造电路了。
现在的试验电路,只能控制一个电机,这自然是远远不够的。
江寒希望可以同步控制许多个电机。
从电路设计和编程的角度来说,和之前的实验相比,在原理上没有任何区别,仅是复杂度大小的问题。
而对于江寒来说,这些根本不算事儿。
只要全力开动大脑,解决起这种规模的电路和程序设计来……
说小意思可能有点过分了,中等意思吧。
江寒又花了半个多小时,终于将电路改造一新,程序也重新改写了一下。
现在,控制电路足足拥有十几个输出端,每个输出端上都连接着一个步进电机。
试着运行了一下修改后的程序,十几个步进电机就按照各自的设定,快慢不一地运行了起来。
江寒反复检查,确认没有任何问题后,于是开始进行下一步。
首先换上四个大型的步进电机,电瓶车上使用的那种。
然后买了一个输出功率足够的特大电源。
跟着,他就用这些东西,搭建了一辆4驱车。
车子的外壳,看起来有些简陋,就是用商品列表中提供的板材,简单切割、粘合了一下。
不求美观,但求能用。
至于4个轮子,都是直接买的成品,价格不便宜,但也不算特别昂贵。
说实话,轮胎这个东西,倒也不是不能手工打造,但DIY出来的作品,在质量和精度上,只怕达不到满意的程度。
好在只需要4个,而且不需要太大,四十来CM就足以。
其他的传动结构,仿照在网上找来的现成方案进行。
复杂程度也就一般,但要求精度比较高。
江寒也没什么特别的技巧,只能不停地试错。
长短、粗细、直径等参数,如果不符合要求,就一点点调整。
值得庆幸的是,“地面”上有坐标轴和刻度。
这样一来,很多测量工作,都可以很方便的进行,而且至少精确到0.1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