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重生学神有系统 > 第396章 线性CCD扫描相机

第396章 线性CCD扫描相机

没错,使用系统的自动构建功能,要额外付出大量积分,作为“手工费”。

如果自己买元器件,动手组装,那就便宜多了。

江寒稍微算了算。

按照最省钱的方案,可能连1000万积分都用不了……

当下不再犹豫,立即将图纸再次打印了一份,然后去商品列表里按图索骥。

江寒想要打造的,是一种线性扫描相机,这是数码相机的一个子类型。

这种相机的图像传感器,使用的是线性CCD传感器,也叫线性电荷耦合传感器(Charge-coupled Device line sensor)。

普通的数码相机,使用平面CCD器件,能捕捉焦平面上的二维图像,而线性CCD传感器,只能捕获一维的线。

工作的时候,一条线、一条线捕获,然后像织布机那样,一点点拼成完整的图像。

没错,一般的扫描仪里,用的就是这种线性CCD传感器。

这种相机也有自身的优点。

首先是分辨率。

即使最垃圾的线性CCD,也能轻松超过单行10000像素!

其次就是成本很低,低到你根本不敢相信……

线性扫描相机的工作原理很简单。

先由线性CCD传感器收集光信号,传给模数转换器,再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输入控制器,最后传给存储器……

这个东西真正的难点,在于光路控制部分必须非常精确,随便弄个东西当外壳,估计效果不会好到哪里去。

江寒想了想,花费10个积分,在系统中购买了一块不透明的塑料板。

然后按照设计图的尺寸,原封不动地裁剪、拼装了一个。

至于光路系统中,最重要的透镜,就只能在系统中买现成的了。

手工磨镜子?

江寒还没有那么强的手上功夫……

线性CCD传感器也一样,必须购买现成的配件。

江寒在商品列表中找了一下,还真找到了几十种。

于是花费450万积分,毫不犹豫地买下了其中最便宜的一个。

这个CCD的说明中有提到,这玩意对红外光也比较敏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江寒又花费了几十个积分,买了一个红外滤镜。

此外,可变增益放大器、模数转换器、可编程逻辑器件(PLD),这些也都需要买。

并不是不能DIY,像模数转换器这种东西,只要明白原理,打造起来并不复杂。

但现在江寒已经不那么缺积分了,考虑到性价比,还是直接买了现成的。

又花费了1000多万积分,总算搞定了全部元器件。

其中最贵的部分,是一个“高”性能的微处理器(MPU)。

这个只有72MHZ的MPU,采用了ARM7核心,拥有512K字节内存、32K+16K+8K字节的SRAM。

就是这么普通的,在外面100元都不到的小玩意,足足花费了江寒800万积分!

江寒思考了一下,没有购买大容量SD卡。

只要稍微修改一下电路,完全可以用电脑硬盘来充当存储设备。

至于锂电池,就更用不着买了。

0~12V可调电压电源,便宜又好用,它不香吗?

元件搞齐全后,下一步就是组装了。

江寒将这些东西,按照图纸,组装在一起,然后放置进精心打造的外壳里。

接下来,又从控制电路中,引出来一些导线,连到了286计算机的串口上。

最后,通过对串口进行编程,实现了数据转存功能。

这样相机拍摄到的图像,转换成数字信号后,就会直接传送进计算机,保存到硬盘中。

搞定之后,江寒试验了一下,感觉拍摄效果还算过得去。

随后他就将相机架设在菜单栏不远处,然后点开图纸列表,找到了那张无人机图纸。

随后,江寒点击了一下图纸上的【详情】按钮,这样整张图纸就显示了出来。

接下来,只要操控相机进行拍摄,同时不停地滚动图纸就行了。

没办法,线性CCD只能扫描一条线,想要拍摄到完整的图像,要么移动被拍摄物,要么就只能移动相机……

好在江寒将相机的开关,设置成了按一下开始拍摄,再按一下停止的工作模式,免去了双线操作的麻烦。

江寒按了一下相机的开关,然后尽可能匀速地滚动图纸。

并在完成了拍摄之后,立即关闭了照相机。

随后通过编程,将捕捉到的图像裁成20个小份,逐一浏览了一下。

结果发现效果很一般,字迹就像水波纹一样,偶尔还会被拉的很长。

江寒想了想,觉得还是图纸卷动的时候,速度不够均匀。

毕竟,人手再怎么稳定,也很难始终保持匀速。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