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团规格相当不低,六名相关领域的专家,都有相当过硬的水平和资历。
会议的全称是“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处理联合研究实验室年会”,简称utsamss。
出发前,江寒现上网查询了一下。
结果他发现,这个会议还挺高端,不少研究量子信息的大能都会出席。
和大能同处一室,岂不是约等于咱也是大能?
好吧,说到机器学习、人工神经网络,江寒“一代宗师”的称号,也算当之无愧。
但在量子计算领域,他还是一个簇簇新的新人。
团长李继宽和老张关系很好,对江寒相当和蔼。
一句话,没把他当外人。
至于其他团员,可就没这么好的脾气了,对江寒颇有点不待见。
虽然没宣之于口,但眼神、表情等,无一不说明了他们的态度。
交流时,也有意无意地都忽略了江寒。
张德昭看在眼里,虽有些不痛快,但也没法说什么。
谁让江寒的确是走后门进团的呢?
不过他心里其实并不虚。
在他看来,这个学生绝对不比团里任何人差!
就算是现在,江寒在自己的领域里,也是当之无愧的天才。
更何况未来还有那么广阔的成长空间……
次日凌晨,经过十三个多小时的长途飞行,飞机停靠在洛城机场。
一个小时后,又几经辗转,抵达了会场所在的酒店。
团体行动还是有好处的,随大流就行,自己不用怎么折腾,省心。
江寒等人先在一楼接待处报到,领取了房卡。
处理完这些事,大家又去二楼用餐,随后各自回房。
酒店的档次还不错,只可惜没得红极参吃。
江寒和老张一间房,两人聊了不少。
老张很关注江寒的学术成长和学习规划。
江寒选择性地说了一些。
信息技术、机器学习、人工智能……这些都可以随便扯。
至于他企图全学科制霸的“野心”,就只能藏在心中了。
否则老张肯定会批评他“好高骛远”、“贪多嚼不烂”……
下午,有几个团员打算出门,去外面溜达一圈,体会一下洛城的风土人情。
来邀请老张时,老张看了看江寒,询问他的意思。
江寒洒然一笑:“老师想去的话,我陪您,否则咱们就留下看家?”
老张还能听不出他的意思?
既然江寒兴趣不大,那么委婉地谢绝也就是了。
他只说自己年纪大了,不喜欢折腾,不如留在酒店,做个联络员云云。
几个团员面面相觑,然后或者耸肩,或者摇头。
对于老张的做法,他们有些不太理解。
一个学生而已,又不是什么亲戚、世交,干嘛这么重视他的意见?
这也太惯孩子了吧?
等这些人离开,老张和江寒就开始研究会议资料。
晚上,江寒再次进入了虚拟空间,刷论文。
以前他也研读过不少量子计算方面的资料,但思考并不十分深入,主要精力都放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上了。
现在既然参与了量子计算领域里的顶会,那么不管明天能不能用上,先理顺一下知识脉络再说。
俗话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嘛。
第二天上午,utsamss会议正式召开。
一行人来到顶楼,刷票进入会场。
七个人只有六张票。
至于江寒这个编外人员,只好暂时充当老张的“陪护人员”,混进去……
会场里人山人海,人手一本论文集。
会议还有一小段时间才开始,与会者或翻看论文,或交头接耳。
老张等纷纷和熟人打招呼。
“理查德、汤姆森,好久不见。”
“强森,早上好!”
……
江寒跟在队伍后面,仿佛一个透明人。
谁让他过于年轻呢?一看就是个大学还没读完的。
就在他无聊地四处卖呆的时候,忽然听到有人喊了一声:“jiang!”
发音有点古怪,江寒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他在这里谁也不认识。
代表团也都听到了那边的呼唤声,纷纷向那边看去。
虽然不确定在叫谁,至少发音很像华人的姓氏。
不远处,一个衣冠楚楚的外国中年男子,正对这边招手:“jiang,这里。”
“那人谁啊?”一个团员低声问。
老张小声回答说:“詹姆斯博泽,麻绳理工的,机器学习领域的顶级大佬……”
他怕失礼,声音很小,只让身边人听见。
“他在喊谁?”另一人问。
老张咳嗽一声:“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跟着紧走几步,笑着用英文招呼:“博得先生,能在这里遇到您,真是太好了,很荣幸您还记得我。”
博泽一愣,有点困惑地看着老张:“呃……不好意思,您是?”
老张脸上的笑容顿时僵硬:“您刚才不是在喊我?我姓张……”
“啊,不好意思,我在叫你身后那个年轻人,ng……”
老张:“……”
队伍里其他人很辛苦才忍住笑。
也不怪老张自作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