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解决的办法,我也只有一些基于个人经验的小技巧,并不能给出严格的证明。”
“这些小技巧,我打算整理一下,于接下来几个月中发表,请关注XXX或xxx杂志,期待您的指正。”
写完回信,江寒便将其发送了出去,随后继续一丝不苟地刷论文……
时间荏苒,一晃又是两个月过去。
期末考试之后,江寒处理完琐事,便带着方源飞回了松江。
寒假中间,苏婉莹和靳雪雯来了松江。
靳雪雯是来外婆家过年,苏婉莹则自称想夏雨菲了……
四人聚在一起,吃喝玩乐不在话下。
可惜,生活从来不是只有岁月静好,烦恼什么时候也少不了。
江寒最大的烦恼,自然在科研方面。
LV2量子计算机,虽然已经借助系统的功能,在虚拟空间里建造完成了。
但在解析原理时,却遇上了意想不到的麻烦。
也许还是理论掌握得不够多,不够深入?
江寒隐约猜到了原因,但也没什么好办法。
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必须慢慢来。
整个寒假,江寒的“业余”时间,都投入到了理解、发展量子力学上。
天道酬勤,就在过年前后,他终于有了突破!
江寒将自己关于量子力学的心得,写成论文,投给了《理论物理学报》。
一个月后,论文通过了评审,并迅速得到发表。
江寒本以为自己这一次,只是做出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小发现。
没想到,却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细究原因,大概是理论物理近年来有些沉寂,已经很久没有新成果了?
反正江寒这篇论文,一经问世,顿时搅动了一潭秋水。
无数大佬发声,赞叹、惊讶,争相讨论,一时间热闹非常。
也有不少人,在江寒工作的基础上,拓展、延伸、补充、探索……
不到三个月,几十篇相关领域的新论文,在各种刊物上涌现出来。
江寒刷完这些论文,很是有些感慨。
“伟人说得果然没错,这就叫人多力量大呀!”
他的理论给了别人启发,反过来,别人的研究成果,又能促进他自己的研究。
这就叫……良性循环?
受到理论突破的催化,不久后,新的契机来临了。
虚拟空间中,江寒大笑出声:“原来是这样!怎么我早没想到呢?”
功夫不负苦心人,自己花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终于搞清楚了LV2量子计算机中,至关重要的关键!
瞬间,全盘贯通。
江寒立即行动起来,将自己的最新理解,转化成文字资料、实验记录之类。
同时,开始进行LV2量子计算机的图纸重构。
系统买来的那套图纸,固然很好很强大,但各方面的技术参数,也十分严苛。
比如,光量子发生器之类的器件,完全按照图纸给出的标准,至少20年内都没办法生产出来!
无他,工艺没发展到那一步而已。
所以,需要稍微取点巧。
江寒想到的办法,就是对其进行优化、精简,使其有可能用已有的技术加以实现!
两周后,这部分工作顺利完成了,重构的图纸也打印了出来。
接下来,就是提交项目计划书,请上面批准、拨款,以打造“九章”第二版。
如果上面不同意,其实也没关系,江寒完全可以自掏腰包,在大江的地下室里自己搞!
但有了“九章”第一版的成功经验,想必不会遇到太多阻碍?
果然,上面并没有让江寒失望,关于打造新“九章”的计划书,获得了超乎想象的重视。
不到半个月,便正式立项,经费也很快拨了下来。
江寒十分欣喜,只要打造出LV2量子计算机,那么距离唤醒向导,便又近了一大截!
他本打算继续和范一合作,共同打造新“九章”。
毕竟之前两人合作得相当愉快。
没想到,就在项目立项后的第二天,范院士突然被委以重任,去领导某个“量子通信”项目了。
江寒则接替了范院士的位置,成为了量子计算中心的“主任”……
由于有之前的辉煌战绩,江寒在量子中心里,现在正是人人敬服的状态。
所以很顺利地便完成了“权力交接”,新“九章”项目也在他的推动下,迅速启动。
接下来大半个学期,江寒每天出入家、教室、实验室,三点一线。
日子平淡又充实,新“九章”的进度也日新月异。
时间来到6月份。
一天,江寒下班后,正走在回家路上,一拐弯,迎面碰上了方源。
自从上次从江寒这里拿走不少资料后,这小子就再没上门“骚扰”。
看这小子满脸兴奋、形色匆匆的样子……
“怎么走这么急?有美女约你吗?”江寒笑问。
方源连连摇头:“我这种只会读书学习的,怎么可能有女友?”
“那是有什么好事了?”
方源点头,紧握双拳:“老板,我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