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几天,江寒就拿出一样“研究成果”,发送给冷疯。
而冷疯每得到一份,也会让手下的科研团队讨论一番。
为了不太惊世骇俗,江寒尽量只拿一些看起来不太难弄的东西出来,可惜每一次还是免不了获得大批“震惊点”。
虽然对于现在的他来说,震惊点已经完全不值钱,带不来任何实质上的好处了。
好吧,他毕竟是弄出过“天问”,早已侪身超一流科学家行列。
所以尽管表现出的科研能力令人有些难以置信,但似乎还算合理,至少冷疯等人接受起来并不特别困难。
至于如何处理这些“研究成果”……
冷疯把这些文件传给汉斯一份,吩咐他:“去运作一下,尽量发表在高级别的期刊上。”
汉斯连忙答应了,然后问:“署名写您还是……”
冷疯沉吟了一下:“前两年有个叫dr.x的,不是一度挺活跃的吗?就安在他头上吧!”
汉斯毫不犹豫照办。
这几年,学术界不少人都在怀疑,那个特立独行的dr.x,并非什么“独行侠”,而是某个隐秘学术组织的代号。
他的研究领域实在太广泛了,同时又有足够的深度。
一个人再怎么聪明、勤奋,又怎么可能在有生之年,同时精通那么多领域?
冷疯之所以这样做,纯粹是不想节外生枝。
何况江寒的名气已经够大了,锦上添花不但没意义,还可能引来不必要的争议和质疑。
比如:“明明在信息技术、量子计算领域里无比出色,为什么要分心研究那些没什么意义的二流项目?”
只是他和他的手下们并不知道,dr.x正是江寒的马甲之一……
江寒并没把这些事放在心上,对他来说,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从冷疯手里拿到了“飞船”的部分权限后,以及关于“飞船”的所有研究成果后,他也顺便接管了那些外星人用来存储数据的黑盒子。
出乎意料的是,“黑盒子”的材料、介质、存储原理……居然和地球文明的“u盘”差不太多!
顶多信息的存储密度比地球这边高出两、三个数量级,但底层的技术颇有点殊途同归、异曲同工的意思。
也就是说,在计算科学方面,两个文明之间几乎处于同一水准!
这让江寒十分不解。
那个被暂命名为“拉兰德”的文明,不管怎么说也是掌握了跨星系航行的高级文明,科技水平理应领先地球不少。
然而……
莫非以他们的科技水平,竟然也找不到更高明的方法,保存、处理信息吗?
在对黑盒子深入研究后,江寒有了个小发现。
冷疯和其他国家的研究机构,并没能将这些外星“u盘”里的信息,完全读取出来!
江寒兴奋起来。
接下来要做的,首先是彻底破解“黑盒子”的存储方式和数据格式。
这样才能在不破坏任何数据的前提下,读取出更加完整的信息。
这当然并不容易。
但幸运的是,他从之前得自“震惊商城”的某份资料中获得了启发,然后没费太多力气,就“猜”到了这些“黑盒子”所采用的技术规范!
有了突破口,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
江寒很快就制作出了“黑盒子”专用读取器,然后经过几次试验,改进、完善了一下后,顺利将十几个黑盒子里的信息巨细无遗地读取了出来!
江寒将这些资料全都传送到了虚拟空间中,并利用九台闲置的“原初”,对疑似加密的部分进行破译。
“原初”的确强力,破译工作比江寒预计的还要顺利。
只过了一个小时,他便拿到了解密后的全部文档,顺便还将拉兰德人使用的文字进行了初步的破译!
至此,江寒终于可以确认:冷疯之前收集到的情报,以及对外星人的推断,基本都贴合事实!
只是不够全面。
没办法,冷疯也好,各国政府组成的秘密研究机构也好,都没有“原初”这样的终极机器。
能把这些出自外星人手笔的文件,正确解密出0.01%,都足以称得上奇迹了。
不得不说,人类的智慧真的相当了不起!
这些文档中的绝大多数内容,其实和地球、太阳系无关。
占比最多的是对周边星系的各种探索记录,范围涵盖了差不多整条银河第三悬臂!
这些东西对于解决地球可能面临的“问题”,似乎并没有大用,但仍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江寒迅速翻阅着文档,不觉时间流逝。
一个小时后,他终于找到了与地球、与太阳系有关的内容。
当然,在“拉兰德文明”的语言里,并没有银河、太阳、地球之类的专有名词。对于恒星、行星,他们另有一套严密的编号、命名系统。
江寒是根据恒星质量、与其他星系的相对距离等许多数据,才推算出来,这条记录就是关于太阳系的勘测记录!
江寒慢慢滚动着页面,又找到了一段文本,疑似合金飞船与母星的通讯。
但在仔细分析了这些“通讯”的内容后,他不禁哑然失笑。
“原来只是引擎坏了,申请母星来人救援,并没有提到侵略、占领地球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