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农夫当国 > 第五十二章 奉为上宾

第五十二章 奉为上宾

赵宸放下手中的耒耜,再拿起一柄耒耜,依然是物勒工名,在手里掂了掂,重量差不多。把两柄耒耜放在一起比较,长短一样,耜的宽窄一样。

一连比较了十柄耒耜,都是长短宽窄相同。

“标准化生产。”赵宸得出一个让他惊讶的结论。

标准化生产,在现代社会很流行,比如说配电脑,可以把不同的零部件组装成一台电脑,要是不进行标准化生产,零部件不同,是无法组装的。因而,有不少人认为标准化生产是现代的发明。

其实不然,标准化生产秦国玩得很溜,特别是在秦国的军事装备上,使用的就是标准化生产,秦剑的长短宽窄轻重,都是一样的。还有弩,其零部件同样是标准化生产的,要是一台弩损坏了一些零部件,可以从损坏的弩上拆下好的零部件,组成一把新弩。

兵马俑里出土的四万多个箭头,都是三棱形的,经过检测,箭头的三个弧面完全相同,最大误差也才0.01厘米。

这是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如此精度,非常惊人了。

这也是秦国实行标准化生产的最好例证。

“不到秦国不知秦国有多碉堡。”赵宸习惯性的摸着下巴,深深的被震憾到了。

赵宸比较耒耜,引起了小吏的注意,问道:“你是借耒耜,还是买耒耜?”

“我想订做一样农具。”赵宸对耒耜无爱,虽然耒耜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农具,堪称农业神器。

“订做?”小吏有些惊讶,眉头挑了挑,盯着赵宸,非常自豪,道:“大秦的农具很好用,你用不着另做。”

秦国的农业水平很科学很合理,在当时处于领先地位,傲视群雄,小吏有自豪的本钱。

“我还是想订做。”赵宸坚持,锄绝对比耒耜好用多了,省力不说,还效率高。

“你要是坚持的话,铁市官可以为你做,你要做甚?”小吏问道。

“我要做一样新的农具,是这样的,我画给你看。”锄还没有出现在战国时代,光说是不行的,需要他画出来。

小吏递给赵宸一块木简,还有一支毛笔,赵宸握笔在手,在木简上画起来。赵宸的画功一直不错,廖廖数笔就勾勒出锄的外形。

“妙啊,我怎生没有想到呢?”小吏眼前一亮,一拍额头,恍然大悟的样子。

锄头当然比起耒耜巧妙,更好用,效率更高,对于生来就是务农好手的秦人来说,一眼就能看出好坏。

“订做要钱几多?”赵宸询价。

“要三十钱。”小吏道。

“三十钱?这么贵?”赵宸脸色难看。

三十钱,一石粟谷的价格了,不便宜。

“这需要工匠练手,这就要浪费铁,你可知铁价几多?”小吏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战国时代,虽然铁已经出现了,但是,并未大规模的使用,青铜仍是主流,原因就在于当时的炼铁技术是个大问题,成本高产量低,所以铁非常贵。

真正确立铁器时代,是西汉武帝时期,还要一百多年时间。

铁很贵,这是事实,赵宸无话可说,道:“三十钱就三十钱,要甚时间能拿到?”

“这可不好说,你这是另做,要工匠在空闲时间给你做,这时间肯定不短。”小吏道。

没有时间保证,等到做出来,有可能早就过了春耕时节,黄花菜都凉了,还春耕个屁,赵宸不甘心,道:“我这农具如此巧妙,一定会在大秦大力推行,我要见铁市丞,当面和他谈谈。”

“对啊,这么巧妙的农具,理应禀报给铁市丞。你等着,我这就去。”小吏一拍额头,仿佛想起了什么,一把抓过木简,甩下一句话,飞也似的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