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初唐大农枭 > 第三百六十二章 于秋最厉害的本事

第三百六十二章 于秋最厉害的本事

夏国的第一次政务会议,需要讨论的问题有很多,足足三四个小时,于秋基本就没有停止过讲话和回答,直到天色渐黑,大家已经肚子饿了,于秋才找到一个理由宣布散会,今后像这样的会议,能不开的话,他是不会开的了,交给冯智戴和马周他们主持就好。

然而,即便是散会了,于秋也没有闲着,因为,很多人都需要向他询问一些这些政策的意义何在,这么做对洺州有好什么处,别的地方能不能模仿之类的问题。

所以,晚餐于秋又要破费了,在于氏大酒店开宴,和大家边吃边聊,直到深夜才散场。

于秋居住的小院中,现在应该说李秀宁居住的小院中,于秋让厨房顿了一些燕窝汤送过来,过来看看李秀宁,顺便喊在床边照顾她的长孙氏回去睡觉的李世民闻着了香味,也给自己盛了一碗,被抽了那么多血,他也是很需要进进补的,反正厨房煮的是好大一罐子。

“三姐这么晚了还不困么?”吸溜着燕窝的李世民向在暖炕上斜躺着发呆的李秀宁问道。

“白天睡了一天了,晚上还怎么睡的着,听说你今天去旁听了夏国的政务会议,可有什么所得?”李秀宁与其它女人不同,对于军事和政治,向来比较感兴趣,只可惜,此时的长孙氏和杨氏,还只能陪她聊一些育儿经之类的东西,对于夏国的政治,她们是一窍不通的。

“于秋这种将政务拿出来公开讨论的手段,很了不得,他将所有要实行的政策,要做的工程,在报纸上一刊登,就让所有老百姓都知道了,这样中间层没有了欺上瞒下的机会,吏治基本就清明了,而吏治清明了,一个地方就不可能不富,更何况是像洺州这样,全民常年不停的劳作产出的地方。

而且,洺州的银行也非常了得,能够帮助于秋转活所有钱财方面的供给需求,让他做事的时候,几乎没有障碍。

所以,我这次回去之后,准备建议父皇在长安也开一间银行,并且发行报纸。”李世民一边说着,一边点头,好像告诉李秀宁,这两件事情自己肯定做,必须做一样。

然而,李秀宁却是笑了笑道,“你确定朝廷的体制,能够管理的好银行么?还有,像洺州一样印报纸,朝廷支撑的起费用么?”

闻言,李世民表情一愣,却变的沉默不语起来。

朝廷的权力构成错综复杂,没有洺州那么纯粹,而且,别小看了银行,经营它需要非常庞大复杂的管理制度,以及各种技术支撑,即便是有于秋亲自设计和教授,洺州银行也不敢把业务搞的太复杂,李世民想在长安招募人手经营这个业务,可不是那么简单。

再说了,真要是容易的话,有几大顶级世家人才支撑的李建成早就搞了,为何还巴巴的跑到洺州来寻求贷款。

至于像洺州这样,在一张纸上印过千字,每份都有十几页厚,内容超过数万字的报纸,而且还是每天印数万份,甚至十几二十万份的印,朝廷的财力确实支撑不起,为了保持吏治清明,花比贪官们贪的还多的巨额钱财,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三姐是不是有事教我?”李世民反应过来了之后,将装燕窝的碗放下来道。

“听说卢公在长安帮于秋盖了一栋大楼,就是为了做洺州银行长安分行用的,那么,你直接用洺州银行的钱不就行了?何必自己开。

至于报纸,长安可不具备发行的条件,因为,你发行了,也不过是一些官员之家有人能看的懂,老百姓们根本不识字。

另外,在夏国,你只需要看于秋最重视什么,在什么方面投入的时间最多,那么,这就肯定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东西。”李秀宁按照自己对夏国的见解道。

“于秋最重视,且花最多时间去做的事情?貌似,除了在工坊搞研究,就是在洺山书院教书。听说,此前一段时间,他只要不是处理洺州政务,都是居住在书院,而且,每天都会给学生们讲课。”李世民点头承认了李秀宁说的有理之后又道。

“那么,你既然找了我负伤的理由在夏国多待一段时间,就应该多去洺山书院看看,我觉得,三五年以后,那些在山庄里由于秋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开始出来任事的时候,夏国与朝廷的差距会更大,到时候就是朝廷想要学习模仿夏国,都会变的无从下手。”李秀宁指出重点道。

闻言,在一旁的长孙氏接话道,“前两日我在大典的舞台上看到承乾了,才短短几个月,他的变化就很大,我想去洺山书院,看看他们究竟是怎么教学的。”

说到这个话题,李世民顿时又想起了在洺水区那边的游乐场见到李承乾上游泳课时的情景,顿时,便有些恼火的将其讲了出来,想要回头去问于秋的理。

然而,听完了他的讲述之后,李秀宁却是道,“我刚才不是说了么,于秋最重视的东西,肯定是至关重要的。

那个叫小虎的孩子,一直都是于秋最宠溺的,也就是说,他是于秋最重视的孩子,那么他所学的东西,肯定就是很重要的。

想想阅兵仪式上,那个孩子唱出来那首歌时的场景吧!

万众一心,才是夏国能有今天的基础,那种力量,才是夏国的火炮,飞艇能够诞生,能够被使用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