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六章不合格的说客秦琼
《氏族志》的修订,代表着皇权与世族门阀的斗争从暗处转到明处,也代表着门阀政治走向衰弱。
杨天保是门阀子弟,这个身份渐渐的将不再优势,而是负累。
未来门阀就不可能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而杨天保在这个时代兴建百草园,只是为将来做准备。十年栽树,百年树人。百草堂未来肯定会走向朝堂,别看杨天保不以经义文章为主,却在百草堂有针对性的开设算学、格物学、农艺、陶艺、纺织、甚至连厨艺都教,这种看似难登大雅之堂的学问,恰恰是最务实的学问。
懂得算术,可以精通熟悉税赋、商品交易、工程规划、核算,哪怕不能成为正式之官,就算成为流外或者小吏,他们却可以掌握着一县或一乡的真正实权,可以按照杨天保心中规划的方向,进行前进。
李婉宁并没有真正理解杨天保的意思,而因为惯性思维方式,认为杨天保这是在另立门户,以大嫂梁氏的专横,一旦杨恭仁百年之后,肯定会与杨天保分家,到时候,杨天保就算不会净身出户,至少杨氏的家生子、仆从、部曲、杨天保没有机会继承。
在这个时候,利用百草堂将城管大队、轩天下、以及佃户子弟,从小培养,也是培养他们的忠诚,培养他们将来可以为杨天保的产业奉献力量。
杨思齐是一个非常有眼力劲的人,看着华阳公主驾临百草园,而且带着丫鬟、随从,仿佛有长期不走的架势,他就趁势改动修建方案,将原来准备给明堂打造的结构框架,临时性的挪到的百草堂靠近小湖的旁边。
百八十名壮汉,连续不停的夯实地基,经过三合土夯实的房屋地基上,很快就搭建了一座三间木屋。
到了晚间,木屋基本搭建完毕,而且是用阴干的木料搭建而成,虽然没有过多雕刻装饰,也没有刷油漆,露出原木色,显得别有风味。
杨天保与李婉宁当既决定搬到木屋居住,搬进去的时候,杨天保惊讶的发现,这三间木屋不仅仅有床、案几、衣柜、地板、甚至连屏风都置办好了。
李婉宁非常高兴,直接吩咐六斤把赏赐给杨思齐绸缎十匹。
这可把杨思齐吓坏了,李婉宁手中的绸缎都是皇室贡品,价值三贯多一匹,而且还是有市无无市,一出手三十多贯的赏赐,就是价值六头牛,搞得杨思齐不敢收了。
杨天保再三强调之下,杨思齐这才敢收下。
远处的工匠们连夜施工,虽然动静不小,可是众人热情高涨,搞得杨天保都有点不好意思了,他可不是周扒皮,可不想在工地上累死几个人。
然而,杨天保却管不住这些为人父的百姓,他们太期待自己的孩子可以接受学习,可以拥有可以学会的机会了。
直到此时,杨天保终于理解后世那些家长,为了孩子可以顺利复习,参加高考,从而毒死小区的青蛙了,可怜天下父母心。
最让杨天保哭笑不得的是,他与李婉宁在百草堂木屋歇息,天亮的时候,居然发现木屋周围居然出现一道用木桩夹着木片组成的篱笆墙,以及外面还设置了一座亭榭,就连扶手,也被打磨得光滑,这三间木屋与亭榭,形成一座独立的小院,小院里还移过来一张石桌,还有六个石凳子。
李婉宁看着趁着露水栽植花草的百姓,她望着杨天保道:“郎君,我们就在这里住下好不好?”
可以看得出,李婉宁是真喜欢这里。
杨天保笑道:“这么一座四面透风的木屋,夏天住着倒是凉爽,冬天还不冬死个人?”
李婉宁道:“咱们可以多放炭盆!”
说到这里,杨天保恍然大悟。
这个时代还没有暖气,至于铺设暖气管理,技术难度太大,铁管不易制作,而且容易漏水,容易生锈,而铜管的代价太高,杨天保还没有那么奢侈。
想到这里,杨天保急忙吩咐道:“去把杨思齐叫来,我找他有事!”
时间不长,杨思齐过来道:“公主,驸马,这座临时小屋可还满意?”
“满意,满意!”杨天保接着道:“我突然想起,长安的冬天也非常冷,冬天上课的时候,学生们会挨冻,所以想请杨先生加装一道火墙或者火坑!”
杨思齐迟疑道:“只是火墙和火坑倒是不难,可万一不慎走水了,该如何办?”
杨天保道:“咱们的校舍不采取木质建设,改用砖瓦!”
对于唐人来说,盖房子以木质为主,砖瓦房不够美观,当然最重要的是,砖瓦成本相对木质来说,更为低廉。
杨思齐以为杨天保想在投入上省钱,倒也没有反对,毕竟杨天保出资建这么一套房子,能省则省可以理解。
尽管推翻原来的计划,这个设计方案必须重做,杨思齐倒也没有再说什么。
杨天保去工地上转了一圈,这些参加施工的百姓,很有干劲,由于是重体力劳动,杨天保就命活房加餐,务必保证所有参加工作的人,饭菜管够,不能采取限量供应。
好在随着东突厥败亡,关中牛羊多了起来,牛肉依旧很贵,可羊肉比原来便宜不少。
李婉宁与杨天保自然不用吃大锅饭,他们就在后院吃小灶。
六斤做菜的技术,与胖大厨有的一拼,反正吃不死人,也别想有什么味道,看着六斤要去做饭,杨天保急忙拦住了。
让六斤做饭,她只会一道菜,那就是乱炖,再好的食材都让她浪费了,杨天保接过六斤从后厨顺过来的羊肉,准备给李婉宁做一道葱爆羊肉,还有坛子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