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到了扎营地点,唐军将士将吐蕃人丢弃的牛皮铺在地上,然后再搭上内外两层帐篷,这样以来,可以有效的隔绝寒冷。
帐篷内,唐军士兵或是烤着马肉、或是炖着马肉,或者是羊肉,至于活羊和活马,他们都不舍得吃,能送回去就尽可能的送回去,这都是钱。
当然,这并不是说唐军并没有问题。
制约唐军的最大问题就是燃料太少,在冰雪覆盖之下,想要寻找煤炭也非常困难,就算伐木,也非常不容易。
在追击松赞干布溃兵的第十五天,距离逻些城还有三百余里的时候,唐军将领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分歧。
以张大象、郭庆为首的将领主张见好就收,这场大胜,唐军各军最差的也捞到了数千上万只首级,升官发财对于他们将领来说,已经足够了。
关键是张大象和郭庆都是大唐元勋开国二代,作为二代,太能干了也不见得是好事,他们必须考虑更为深层次的问题。
要说在场的这些将领,谁不知道趁他命要他命的道理,他们这些年都活在狗身上了。
不是不知道,关键的关键是他们需要考虑
至于李福、秦将其以及窦孝慈则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在这个时候,杨天保的态度就非常重要了。
李靖望着杨天保道:“三郎,你有什么打算?”
“我?”
杨天保沉默的拿出一张略写版的舆图,他指着舆图道:“吐蕃土地贫瘠,勉强可以称富裕的地方有三个,第一就是雅隆河谷,其次是我们所在的孙波茹,再次者在昌都一带!”
其实,这些话,这些道理谁不懂?
杨天保说到这里,叹了口气道:“你们有什么目的,什么想法,都随你们,我是不擒到松赞干布,绝对不收兵!”
李靖莞尔一笑道:“那就这么定了,张大象、郭庆,你们二人各自率先本部人马,与各军伤兵、俘虏,先行撤退,我们继续追击。”
李靖与杨天保考虑的问题角度又不同,李靖考虑的是战略层面的,比如补给。
贞观八年十二月七日,杨天保所部与薛叔玉所部五万大军在逻些南东北的那木错湖湖畔会师,薛叔玉向杨天保汇报:“苏毗军与吐蕃溃兵打了两仗,并且与薛叔玉爆发了激烈的战斗,关键是松赞干不在军中。
贞观八年十二月初九,李靖率领唐军两万余人马,进驻逻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