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文唐 > 712 重订度量衡

712 重订度量衡

好不容易过几天好日子的百姓自然希望大唐国祚绵长,让他们能多过一段时间的太平日子。皇室有合适的继承人出现,就是一个好消息。

不少百姓自发的为嫡皇孙祈福,祈祷他健康成长,将来成为和他祖父一样的明君。

对于百姓来说嫡皇孙仅仅代表着皇权的延续,对于李世民和朝中大臣来说这孩子更加特殊,是吉兆。

李承乾动手术前一刻,恰好他被诊断出来到这个世界。然后李承乾的手术顺利完成,且康复的也非常好,预想中的危险一个都没出现。

李渊驾崩举国悲伤,他的到来冲散了悲伤,带来了喜讯。

恰好李世民又准备大刀阔斧的改革……出生日期还是大年初一……

对于李世民来说他就是吉兆,是苍天对他改革的认同,百官也差不多都有这方面的想法。

所以说这个孩子来的太是时候了,时间点卡的有天命之主的感觉了。

对李承乾来说这个孩子同样是他的祥瑞。不管他本人能力如何,只要不胡作非为,看在嫡长孙这一身光环的份上,李世民和群臣也不会轻易废太子。

所以这个孩子的出现让他的太子之位变得更加牢固。

对武畅来说更是如此了,有了这个孩子她的太子妃之位才真的稳如泰山。就算李承乾当渣男变心,也无法动摇她太子妃之位。

前世李治时期王皇后为什么斗不过武则天?什么武则天更阴狠手段更高啊之类的,那都是虚的,真正原因是她没有孩子。就算没有武则天也会有别的女人把她斗下去。

整个武家也跟着受益,李世民直接下旨召应国公一家回京探亲。

武士彟被发配的原因是他忠于太上皇,现在李渊死了这个结自然也就解开了。武畅又生下嫡长孙有大功于皇室,他这个做父亲的也能分到一份功劳。

说是探亲,回京后他但凡表现的恭敬一点,再有人给搭个梯子,李世民大概率会把他留在京中任职的。

对于年近耳顺的武士彟来说也算是善始善终。

可以说这个孩子的出生真的是在万众期盼中诞生的,天生就拥有无数光环。

嫡长孙的出生也让李世民更加的大胆,年假结束第一天的朝会就接连宣布了几个重大改革。

比如重订度量衡。现在使用的度量衡标准还是千年前制定的,流传到今天肯定会出现误差,重新校对的目的是让这个标准更加适合当前需要。

长度单位倒是没怎么变,就是确定了十毫为一厘,十厘为一分,十分为一米。

尺和丈正式被取消……取消的原因是一米等于三尺,一尺是三十三点三三三……厘,除不尽呐,会有误差产生争议。

为了避免这些争议更加细化长度单位,所以取消尺和丈,采用毫厘分米四种单位。

严格来说这个变化其实和没变化差不多,只是重新确定了几个新的单位,大小和原本是一样的,原本是一米现在还是一米。

真正改变大的是重量单位。

斤从原来的十六进制改成了现在的十进制,也就是说以前十六两为一斤,现在改成十两为一斤。原因很简单,十进制更容易计算。

这牵扯的可就太多了,从根本上改变了‘斤’的多少。以前所有的秤都作废了,重新锚定新秤,带来的麻烦很大。

不光是生活上带来的麻烦,史学家也麻烦。关于前朝的岁入亩产什么的记录也都要跟着变,工作量很大。

所以关于这个改变很多大臣都站出来反对,理由就是扰民,不方便,损害百姓利益什么的。

李世民直接反驳,十六进制就方便了?现在一时的麻烦是为日后千百世提供方便。

损害百姓利益?这个也简单,朝廷会让工部制作足够的新秤,到时候百姓可以免费用旧秤换新秤。

甚至他还豪爽的表示,就算是腐烂不能用的旧秤也能换新的。钱也不用国库出,走内库报销。

这下反对的人也没有了理由,只能默默的同意。

还有重新修订文字和官话,两个月后朝廷会颁布贞观大字典,所有文字的字形释义皆以大字典为准,官话发音也以字典为准。

贞观大字典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编了十年了还没个结果,据说现在还在为发音的事情争论不休。

前段时间李世民亲自派人接手,强行制定了标准。官话以长安口音为标准以洛下音为辅,去除那些发声困难的读音,遇到比较难以分辨的多音字也可以采纳其他地方的方言进行区分……

就按照这个新的标准,必须要在春分之前完成编撰工作,否则就把有意见的人给换了重新找一批人过来做。

自己花了十年心血编出来的字典自然不能就这样送人,在胳膊扭不过大腿的情况下只能按照李世民的标准来编撰。

为了赶时间这些人年都没回家过,不分昼夜加班。因为有原来的基础剩下有争议的地方本就不多,估计二月份就能正式完成。

李世民提前通知,也是为了让大家提前做好准备。

同时为了推广大字典,五年后科举考试阅卷皆以大字典为准,十年后会说官话的士子科举名次上调一等。

这个决定自然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争议不是来自于字形字义,大多数人不但不反对这一点,反而很高兴能确定统一的标准。

有争议的是科举考校官话,大城市还好,偏远地方学官话就太难了。对那些偏远士子不公平,尤其是寒门士子,他们上哪学去?

李世民既然提出了这个标准,自然也考虑到了这种可能性,制定出了应对方法。

县考不考核官话只看文章,考中之后可以凭借生员的身份免费进入当地县学学习。不光可以学说官话,还可以学习更多的知识为州试打基础。

如此一来就彻底堵住了那些反对者的嘴。

这里其实也是一个坑,给古学派和世家挖的一个坑。世家家大业大又有名师,基本都会自建家族学校传授家族学问。

如此一来他们就形成了一个闭环,自己生产,自己教育,学有所成之后出来做事做官,新学很难渗透进去。

现在标准官话掌握在朝廷的学政体系手里,也就是各种官立书院。那些世家子弟想要出来做官,就必须要进入官学学习,而官学则是新学的天下。

这就相当于是打破了世家的那个‘闭环’,强迫他们的子弟接触新学,进一步削弱他们的力量。

所以强制推广官话表面看是为了统一口音,实际上就是给古学派和世家挖的陷阱。

还不用害怕他们不跳,只要他们还想让自己的子弟出仕,就必须要跳。

当然他们也可以主动学习官话,然后用官话在家族内部的学校授课。但没关系,这事儿就是搂草打兔子,能坑一个是一个。

今天坑你一次,明天在坑你一次,慢慢就把你坑的半死不活的了。

这个坑挖的很隐蔽,甚至完全看不出来是一个坑,短时间内也不用害怕他们察觉,过上几年他们发觉在相反对就晚了。

比起前两个革新,第三个计划才真的让天下震动。

朝廷准备建立圣贤祠,把古往今来所有为华夏文明做出贡献的圣贤全部放进去,以国家的名义进行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