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文唐 > 780 玄裝

780 玄裝

岳山道:“八百部经书,凭你们十个人恐怕一生也难以全部翻译。大师乃是有得高僧,对我华夏文明对大唐乃至对天下苍生,都有更大的用处。如果一生困顿在书卷之中,太浪费了。”

玄奘回道:“翻译经文的过程也是深入专研佛法的机会,我会遴选优秀的佛家后起之秀一起来学习翻译经文。等他们学有所成,当能承担起翻译经文的重任。”

岳山赞许的道:“不错,大师是个明白人,培养后起之秀方为长久之道。”

玄奘道:“不敢当,我也是受到您创办书院的行为启发才想到这些的。”

岳山又此问出了一个犀利的问题:“你真的能说服其他佛众,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翻译佛经,推行你心中的佛法吗?”

玄奘摇摇头道:“不知夏国公有何法可以教我?”

岳山道:“圣贤祠,佛家尚无一人入内,过几日你可以举荐释迦牟尼佛入内为佛圣。”

玄奘却并未高兴,而是问道:“列何位?”

岳山看着他,严肃的道:“如果你们承认老子化胡之事,可与孔圣同列。若不认同,则与墨圣同列。”

玄奘再次沉默,如果经他推举能让佛祖入圣贤祠为圣,将可以一举奠定他的江湖地位,在没有任何一个僧人能和他比肩。

至于高一头低一头反而没有那么重要了。

然而岳山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给他这么大的好处肯定有所求,好处越大所求的越大。他在考虑自己能不能付得起那个代价。

岳山大致能猜到他在想什么,补充了一句:“把佛祖出生、悟道之地亲手并入大唐的国土,我猜应当是大唐所有佛众最高的成就了吧。”

玄奘愣住了不可思议的看着岳山,这句话对他的冲击力实在太大了。把佛祖的诞生之地纳入大唐的国土?这是他从未想过的事情。

王绩却一点惊讶的样子都没有,即便岳山给他说要统治全球,他都不觉得奇怪。毕竟亲眼见过地球仪,他很清楚岳山的长远计划。

岳山不等他说话,继续说道:“我给你讲一个关于绿教、犹教、基教和耶城的故事吧。”

于是他就娓娓道来把这三个宗教和耶城的关系讲了一遍,并重点描述了它们为了这处圣地都做了哪些疯狂的事情。

当然了,这些事情大部分都还没有发生过。不过没关系,他要转达的意思表述到就可以了。

果然,听完后玄奘的眼神似乎有了那么一点点变化。嘴里喃喃道:“圣地,圣城,朝觐……”

过了好久,玄奘的表情突然平静下来,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当年我西行之时夏国公曾言,要我把沿途的风土人情和经历都记录下来。”

“只是时间仓促还尚未成书,夏国公不妨稍等些时日,等我把此行经历整理成册之后在交由你,以完成当年的承诺。”

“哈哈……”岳山大笑起来:“大师必然会成为我大唐佛家第二圣。”

“阿弥陀佛。”玄奘再次呼了一声佛号作为回答。

如果说最早他是信佛祖,那西行万里他见多了人间疾苦,再经过苦行僧般的磨砺之后思想已经转变,现在他信的是佛家的思想。

翻译佛经已经不是他的主要追求了,他有了和儒道法一样的想法,教化众生。

用佛家的思想来解决人世间种种心灵上的磨难苦楚,为‘心’寻找一个港湾。至于有没有真佛,无所谓了,或者说佛就在心中。

可教化众生必须要有完整的佛经,必须要把这些经书翻译出来,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

翻译佛经就没空去做别的,做别的就没空翻译佛经。

这就必须要借助整个佛家的力量,可佛家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别看现在大家都抬举他,目的是为了借用他的影响力替大家谋好处。

一旦他不能做到这一点,很快就会抛弃他。

翻译佛经的工作同样不能交给别人,那样翻译出来的东西就不是他想要表达的意思了。

所以佛经的翻译工作他必须要亲自盯着,或者培养一批和他志同道合的人来接手这个工作。这样他才能腾出手去做别的。

这就意味着他必须要有更大的影响力,压倒不同意见的人,成为佛门真正意义上的领袖。就和岳山在文坛的地位一样。

只是他只有名声没有根基,想实现这一点很难。起码要用十年时间去培养自己的势力,可人生有几个十年。

岳山给他提供了一个捷径,由他出面推举释迦牟尼佛入圣贤祠。

这是亿万佛众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要是他能办成,必然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人,而不是被别人推举出来的第一人。

有了这个影响力,他就能吸引一大批的追随者,缩短培养势力的时间。

但他想宣扬佛家思想还有个桎梏,那就是佛毕竟是外来的,必然会受到读书人的排斥。

你作为宗教传播还行,想插手教化众生,找揍。

岳山又给他提供了另外一个解决的方法。

把释迦牟尼佛出生悟道之地纳入大唐国土,一切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那块地方就是我大唐的国土,自古以来就是。老子西行就曾经来过这里,还指点过释迦牟尼佛……

而如果他能推动大唐做到这一点,那他将会成为大唐的功臣,会成为佛教继释迦牟尼佛之后位格最高的佛。

到那个时候,他要用佛家思想参与到教化众生中去,几乎不会有太大的阻力。

不过,天上不会掉馅饼,岳山突然给他这么多大的好处必然有所求,所求还非常大。

而且他还能猜到岳山的所求是什么,把佛纳入华夏文明体系内,成为华夏文明的一部分。

对这一点他并不排斥。

他对自己的身份认知没有任何问题,先是华夏后裔大唐子民,然后才是佛教徒。

他不远万里去天竺取经,是觉得大唐现行的这套体系有问题,想去学习别的文明的经验,然后让大唐变的更好。

如果没有这方面的想法他就不会去天竺取经,就不会从天竺回来。要知道在天竺他可是被誉为大贤,是各个国家争相邀请的座上宾。

而且那里还有无数佛经原本,有高僧交流佛法,日子过的也非常滋润,留在那里比回来舒服太多了。

可他依然毫不犹豫的回来了,因为他是唐人,天竺再好也是异国他乡。所以把佛家并入华夏文明体系,他没有任何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