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风卷长天 > 两百三十三章 璃凤内争

两百三十三章 璃凤内争

拓跋长空能灭拓跋啸吗?当然可以,如果银桦不帮忙的话。

但是显然,银桦不会坐视拓跋啸被灭,他们需要白山皇朝在两大国之间这个临时的缓冲地带,免得过早直面碰上。等到银桦一统苍山地域并稳固统治之后,那时候白山存不存在就不重要了。

最为关键的是,花老传音的第二个含意,深深打动了拓跋长空。抢在高远风之前回京,一切都有可能,而且心里的障碍被花老说得完全不存在。他自我说服这是为了璃凤拓跋家族,是为了让璃凤千秋永存。如此大任,凭那个唯唯诺诺的拓跋嵩,显然是无法完成的。作为拓跋家这一带长子,他责无旁贷。

这一点,林渊事先就算定了,认准拓跋长空必然动心。拓跋长空一旦夺位或准备夺位,璃凤必然内讧。璃凤内讧,白山拓跋啸的机会就来了。拓跋啸也姓拓跋啊。环环相扣、步步为营,林渊的计谋可谓算无遗策。然而计划没有变化快,一个是拓跋长鹰带的重臣过多,让拓跋啸以为璃凤朝堂会崩溃,于是冒进。第二个是拓跋嵩突然性格大变。

结果,林渊把自己给算死了。拓跋啸来跟他直说需要用他的头颅来平息璃凤怒火的时候,林渊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也不知是因为对拓跋啸绝望,还是知道自己伤重难复,反正是死路一条。

拓跋长空请来文成德,商量停战之事。理由很充足,郭礼斌和叶藏剑都陷入了僵局。已占之地被打成了废墟,就粮于敌再也行不通。再打下去,必须璃凤补充辎重,否则必败。从国内补充资源,璃凤国库负担不起。到最后,璃凤会因穷兵黩武而自己拖垮自己。

第二个理由,银桦愿意迫使白山交出元凶林渊。林渊一死,以后只要璃凤缓过劲来,随时可灭白山。

第三个理由,新帝拓跋嵩显然还没做好准备就被仓促地强行推上大位。朝中重臣损失惨重,郭礼斌、叶藏剑、拓跋长空这些硕果仅存的重臣如不赶快回京,拓跋嵩必将会被太师魏贤和中书令曹慎架空。此事于璃凤大局极为不利。

还有第四,作为叔叔的拓跋长空如不赶快回京,拓跋嵩就要强招高远风回京。可高远风此时能走吗?高远风一走,虎视眈眈的飞狼皇朝必将北进。高远风征战了一年之久好不容易打下的白云又将失去。到时候北有银桦,南有飞狼,璃凤更加危殆。

很少干涉朝政的文成德被说服了,毕竟过了那么长时间,仇恨未消,但狂怒之心却平静下来了,可以理智地考虑问题。若白山真的能交出林渊,确实是算勉强报了拓跋长鹰被杀之仇,也确实像拓跋长空说的,以后随时可以荡平失去了林渊的白山皇朝。

文成德一同意,事情就好办了。拓跋长空传书征东军,镇东军和忠义军就地止步。并传书拓跋嵩、郭礼斌、叶藏剑说明了花老的来意,以及他自己和文成德的意见。然后带上亲卫和文成德等超人,跟花老的银桦使团同行,回返璃京。

人的疯狂不可能持久。拓跋长鹰死去几个月了,拓跋嵩的疯劲过去,只剩下悲伤。对于军国大事,他更为头痛。不是他笨,也不是没见解,是没有作主的魄力和果断。每每说出自己的意见,若是跟魏贤和曹慎的意见接近到没什么,若是差别较大,就被批驳得一无是处。

魏贤、曹慎虽然给足了他面子,给足了尊重,以忠臣自居。可让人更可恨的就是这些所谓的忠臣,好像他们的每一句话都是为了君王为了帝国,你若不听他们的,就是祸国殃民。

被批评多了,就像学生对待某门成绩不好的课程一样,便越来越厌恶。拓跋嵩越来越寡言少语,任由魏贤和曹慎作主,他就只是一枚玉玺,需要的时候就盖一下。唯一让拓跋嵩还有点兴趣的事,就是给高远风写信。他反复要求高远风尽快回京。璃京皇宫和朝堂,他只剩一个感觉,就是孤儿的孤单和无助。

拓跋嵩发疯的时候,给高远风的那封圣旨没发出去。其后忙忙碌碌补充朝官,关注战事,有一段时间顾不上,也就没给高远风写信。想起给高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远风写信的时候,已经过去一两个月。虽然在第一封信里就要求高远风回京,可这既不是圣旨也不是三省或夏官府的公文,高远风不能据此回京。

等到高远风的回信到达璃京的时候,魏贤和曹慎连皇宫里的太监都控制了。两人一看,高远风在书信中对拓跋嵩说,若想他回京,需要圣旨或公文。魏、曹两人心有灵犀地将信烧了。他们从忠臣的角度在自己心里为自己辩解,无论如何,高远风是不能回京的。高远风回京于事无补,反倒使得白云新收之地不安宁。

然后,魏贤和曹慎进一步控制了拓跋嵩发出去的书信,只要有要求高远风回京的内容,就一律截了下来。

不但是宫内的太监,就是禁军统领王永,都被曹慎和魏贤找上门进行义正词严的谈话,说陛下年幼,心智不成熟,办事易冲动。一旦没有制约,于国于民都不利。所以陛下发出去的书信等物,请王将军为国为民为陛下的江山永固考虑,务必要截下来检查一下,以免造成难以弥补的大祸。

王永家几辈子都是皇室的影卫或禁军,忠心绝对无二。他是纯臣,职责是保护陛下的安全和大位的稳固,其他朝政,他很少插手。而今朝中的运转,确实依赖面前这二位,何况他们说的也在理,所以王永答应了魏贤和曹慎的要求。

忠臣奸臣,并非生来就是。而今的曹慎和魏贤,操纵朝政,架空君主,这本就是大大的奸臣。他们自己却不觉得,认为自己在为这个皇朝呕心沥血。一个国家那么多大事,都着落在他们身上,尤其是官员的选拔,更是费心费力。提拔谁不提拔谁,得看被提拔者是否可信,是否忠心,是否有能力胜任。然而他们的观点和公众的观点,必然有异。他们认可的才提拔,就构成事实上的任人为亲。

这种情况下,拓跋长空忽然回朝,曹慎和魏贤都大力反对。作为一疆都督,边境尚不安宁,怎么能回京呢?让拓跋嵩下旨予以斥责,严厉要求拓跋长空不得回京。至于银桦使团,有文成德陪同就足够了。

可拓跋嵩的圣旨不像拓跋长鹰的圣旨,拓跋长空根本不予理会,照样返回。且传书郭礼斌、叶藏剑,说拓跋嵩可能被曹慎魏贤架空,请他们一起回京。唯独不给高远风传书。

郭礼斌和叶藏剑都是官场老狐狸,心领神会,此时不回京,则以后璃京将再无他们说话的余地。

三路都督一起回京,曹慎、魏贤挡不住了。因为拓跋嵩虽然软弱,但有些事他还是有底线的,对于曹慎、魏贤让他以违抗圣旨的名义贬谪拓跋长空三人,拓跋嵩坚持不允。

一个月后,三路都督先后抵京,跟魏贤、曹慎的矛盾几乎立即爆发,诱发因素是地官府大司徒田玉婷竟然没死。田玉婷受伤之后被农户救起,养好伤之后,几个月已经过去了。在拓跋长空回京的时候恰好遇上。

回到京城,她的位子已经被魏贤的人占据了。拓跋嵩本想任命龙云逸为大司徒,因为龙云逸的女儿龙怡兰是石继的妻子。而石继又是皇甫承的哥哥。可是被魏贤控制的门下省封驳了。魏贤的理由是诸侯国降将不可信。然后魏贤推举了自己人。曹慎推举某人上位也得魏贤同意,所以不予反对。拓跋嵩无奈,只好允了。

朝堂之上,为了大司徒之位,吵得很凶,居然将花老一行晾在了鸿胪寺,似乎拓跋嵩就是个木偶。